紐約市作為世界上生活最昂貴的城市之一,根據最新報告指出,竟有多達1/3紐約租戶把一半以上收入用於租金開支,令住房負擔危機令人關注。
《紐約郵報》報道,非牟利組織「紐約社區服務協會」(Community Service Society of New York)的最新報告指出,於2021年紐約市有55%租房家庭,即近120萬戶面臨「租金負擔」,即收入有至少30%用於租金開支。更令人震驚的是,紐市有34%租戶家庭被歸類為「嚴重租金負擔」,即他們至少一半的收入用於每月租金。
簡而言之:對於普通紐約人來說,住房實在太昂貴。而事實上,根據該報告指出,自2005年以來,紐約市的租戶一直承受著租金負擔壓力。於2021年,一個租戶家庭的平均收入估計為6萬零600元,遠低於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用來確定住房負擔能力的地區收入中位數。
根據市政廳數據,紐約地區2023年地區收入中位數為三人家庭12萬7100元。但「紐約社區服務協會」指出,該數字與居民的實際收入嚴重不一致,因為聯邦部門根據飆升的房地產市場扭曲了計算結果。
「紐約社區服務協會」住房政策分析師史坦因(Sam Stein)指出,「中位收入租戶承受著租金負擔,而中位紐約人則屬於低收入群體。」換句話說,紐約市生活並不是網紅所描繪的那樣浮華和迷人。史坦因補充說,「我認為這與很多人對紐約市的印象非常不同。」
報告指出,生活在聯邦貧困線以下的租戶(約有47萬5000個家庭)在紐約市的住房危機中首當其衝,其中84%租戶於2021年被歸類為租金負擔嚴重的類別。「紐約社區服務協會」住房政策分析師米羅諾娃(Oksana Mironova)表示,「這基本上意味著處於這種情況的每個家庭,在任何一個月都處於被驅逐的邊緣,這太令人震驚了。」更糟的是,儘管租金價格驚人地飆升,但居住條件卻仍然很差。調查發現,24%的紐約住宅出現鼠患侵擾、18%住宅滴水、17%住宅的地板和天花板出現裂縫、16%住宅冬季停電、9%住宅有霉菌。
史坦因和米羅諾娃呼籲加強租金監管,例如限制價格上漲和提供更多可負擔住房選擇。但是,業主協會曾表示反對,聲稱此類監管限制了利潤和物業維護。市長亞當斯計劃通過徹底修改分區法來解決住房危機,預計於未來15年內將建造10萬套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