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紐約地產雜誌「The Real Deal」,皇后區地產經紀公司過去20個月人數降幅最大的公司集中在法拉盛與周圍地區。余啟明創辦的「Arcadia Real Estate Group」過去20個月從52人減至37人;他合辦的另一家公司「佳明地產」雇員也從41人減至31人,兩家降幅分別為第三與第五名。

余啟明指出,經紀減少主要是受法拉盛房市趨冷影響。過去幾年大批中國投資客湧入,都以現金交易,不少經紀發財。自2016年底中國嚴管購匯,規定當日單筆或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現金匯款,金融機構都要送交大額交易報告,導致中國投資客的錢進不來美國,房市就必須仰賴本地買家。

他表示,現在法拉盛新公寓兩房一廳動輒要上百萬元,很多本地華人根本貸不到款買房。同時法拉盛豪華公寓至2020年持續興建,形成賣房的人多、買房的人少,「法拉盛房市今年會有艱鉅挑戰」。

法拉盛華商會總幹事杜彼得表示,中美面臨貿易戰開打,中國外匯管制又進一步趨嚴,投資紐約房市的中國客已經銳減。同時,聯準會(Fed)預計今年升息三次,銀行對貸款買房審查更嚴。「外來資源沒了,貸款要求又更高,房屋買賣一趨緩,地產經紀業馬上受影響。」

杜彼得指出,法拉盛經紀人數過去幾年劇增,如今將面臨嚴酷淘汰。如同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製造業人員看到地產飆漲,一窩蜂轉行當經紀,結果政府出手打房,房市慘淡空頭,引爆不動產業失業潮。他提醒,許多華人經紀也需做好失業準備,生活要節儉,才不會在風暴來臨時怨政府怪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