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緬街洗衣店員工林小姐指出,因為華人講究「除舊迎新」,春節前是店裡最忙最累的時候,把家中堆積已久的床單用品與衣物都拿來清洗,還有不少年輕華人因住處無法洗衣服,讓家人帶著累積很久的衣物來,所以每到冬天工作量都大增,喘不過氣。

邦恩街(Bowne St.)是法拉盛洗衣業者戲稱的「戰場」,一條街上不到200步的距離,有數家洗衣店林立。經營洗衣店35年、目前有兩家實體店的業者德里佳地(Jerry Delliggatti)表示,幾十年來他經歷了洗衣業的興衰時期。大約十年前,一家洗衣店的平均利潤可以獲利將近六成之多,且他當時是和夥伴一起投資創業,機器壞掉就輪流值班修理,與客人聊天是自己維持心情愉悅與經營下去的動力。但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的洗衣業者在附近開店,設備不斷更新淘汰,機器修理費用太高,現在的收益只剩三成。現在夥伴已經離世,自己也因資產分配問題,剩下僅存的兩家實體洗衣店。

50多歲的陳女士在剛成立三年多的洗衣店打工,她指出,現在設備日益更新,許多店家都主打先進設備,安裝大量監控攝影機,不僅能讓消費者不必擔心衣服遭到偷竊,也能確保衣服洗得乾淨。她還說,法拉盛除了華裔與韓裔之外,近年來還多了很多西語裔,他們肯花錢,常常把大批衣物與鞋子拿來洗衣店請店員洗。所以對於業者來說,英語能力也很重要,最好能用英文與外族裔顧客閒話家常,讓他們有家的感覺,久而久之便時常光顧了。

許多洗衣店設備日新月異,主打安裝大量監控攝影機,讓消費者不必擔心衣服遭到偷竊,也能確保衣服洗得乾淨。(記者林群/攝影)許多洗衣店設備日新月異,主打安裝大量監控攝影機,讓消費者不必擔心衣服遭到偷竊,也能確保衣服洗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