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組織「UA3」與紐約中華公所(CCBA)合辦的競選論壇中,現任市議員馬泰、「社區保護與改善聯盟」(ACPB)主席李翠珊,以及溫和派的公校家長張秀雅都是座上賓。論壇其中一個環節是由參選人互相提問,而目前贏面最大的馬泰,自然成了另外兩名參選人發難的對象。
多次表態支持警察的李翠珊表示,目前社區仍然對治安感到擔心,但是馬泰加入的市議會激進核心小組(Progressive Caucus)卻是要積極地消減市警局的規模,因此要馬泰說明。
「我們稍早的對談中有談到一個問題,而我認為那是錯誤的,是你只能把犯人判定有罪,還是要投資社區。這就是進步的意義所在,這就是進步核心小組所要代表的。」馬泰說,他舉例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削減紐約市公立圖書館的經費,而他會為

當天論壇提出的首要問題是投資社區或是縮緊執法,如何從兩者中擇一對抗犯罪?三名參選人其實都支持投資社區有助改進治安,但是李翠珊補充,得讓犯人為罪行負責,而張秀雅則表示她支持提供市警局(NYPD)所需資金。
馬泰身為市議會激進核心小組一員,他回答時未提及「撤資警察」或講明要犯人為罪行負責,而是指他的辦公室與當地警局合作阻止犯罪,並稱投資心理健康項目也是阻止未來的犯罪。
張秀雅在向馬泰提問時表示,長島市因為有市議員與市長成功對話,順利阻擋電商巨頭亞馬遜到當地設置總部,但是華埠監獄的拆除工程則走走停停,她因此質疑這是否與馬泰同市長的關係對立有關?
對此,馬泰回應指出,他在2018年參與成立「堅尼路以南居民聯盟」(NUBC)反抗當時由前市議員陳倩雯(Margaret Chin)支持的社區監獄項目,而市長亞當斯在競選時也曾答應不在華埠蓋監獄但最後食言。
「作為民選官員的兩年鬥爭並未結束。甚至在過去一週,我們已經與政府會面並會繼續推動。」馬泰說。
當晚的「是與否」問答環節中,主持人向三人提問是否贊成堵車費時,李翠珊與張秀雅都不贊成;而在是否贊成強行將有心理健康問題的移民移至收容所的問題上,李翠珊與張秀雅都贊同,但馬泰在這兩個問題上都未有正面表態。
馬泰在事後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他贊成現行的徵收堵車費政策,但是他認為「當地居民應該要有豁免權」;至於強行將有精神問題的移民送至收容所,他則表示:「我不認為我們應該迫使人去一個他們不想要去的地方,因為我們看到他們只是又從移民所走出來而已,我們已經這麼做了,但沒有用。」
此外,馬泰、李翠珊與張秀雅都不同意戶外用餐區,而三人都同意擴展天才班項目數量與保留特殊高中。不過,馬泰與李翠珊不同意擴展特許學校名額,僅張秀雅支持。
4日於中華公所的第一選區候選人問答大會,三位候選人雖在一些議題上意見相約,但也有例如治安問題、警察資源等問題上意見明顯不同。大會更設最後「是」、「否」答案環節,候選人對議題只能回答是或否。市議員馬泰對多條問題回應猶豫,不能果斷回答是或否,被主持人多番提醒。
「是」、「非」答案環節問題頗有爭議性,包括:你是否同意徵收「擁堵費」,馬泰未能以果斷的「是」或「否」作答,李翠珊與張秀雅都果斷回答「否」。是否同意房東對租客進行犯罪紀錄背景調查,馬泰回答「否」,不認同房東作背景調查,而另兩位立刻果斷回答「是」表示認同。
三位候選人中只有張秀雅支持特許學校發牌。
李翠珊提問馬泰是否留在「市議會進步核心小組」,支持削減警察資源?馬泰並沒有正面回答,他談及「市議會進步核心小組」的放眼事件的「前因」,「過去所做的事帶領我們來到現在這一刻,所以投入資源很重要」,考慮是應該將刑事犯罪定罪還是應該投資在社區,讓社區變得更好,所以當市長要削減教育資源、圖書館資源,他便馬上提出反對。
張秀雅提問馬泰華埠監獄問題,馬泰稱市長曾站在他身邊承諾處理該問題,但第一日成為市長後便改變了態度。是他與華埠民眾一起努力抗爭才換來現在的停工。他強調,其他四區的監獄都已動工,只有華埠監獄現在停工。但他並未對監獄停工到期後的動向作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