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獨立選區重劃委員會 (簡稱NYIRC)20日通過紐約州議會新草圖,繼續分裂皇后區和布碌崙南部的亞裔社區,這可能違反聯邦投票權法案。
亞美法援處律師Jerry Vattamala表示,委員會提議丟棄先前地圖上Richmond Hill/South Ozone Park,該計劃現將羊頭灣的亞裔社區分開並稀釋,以支持兩個白人多數選區,根據聯邦投票權法案和紐約州憲法,該計劃在保持所有亞裔利益社區以及拉丁裔和黑人利益社區完整性。
亞美法律援助處代表紐約市亞裔、黑人和拉丁裔社區的統一地圖(nity Map Coalition)的成員。該處提交了18個亞裔感興趣的社區,供NYIRC在創建新的分區地圖時考慮,以反映2020年人口普查確定的人口變化。
亞裔是紐約市乃至全美增長最快的族群,也是該市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亞裔人口在布碌崙增長43%,在皇后區增長 29%,在曼哈頓增長24%。擬議的NYIRC地圖沒有這樣做,並且在整個紐約市不公平劃分了亞裔利益社區。
皇后區:
第24、31和38區(Richmond Hill/South Ozone Park)的亞裔社區目前分為三個州議會選區。Unity統一地圖為該社區繪製了基本相似的區域,這幾乎完全保持在一個集會區內。目前的提議繼續將這個社區劃分為24、31和38區。這種配置將繼續剝奪社區長達數十年的選舉權,並保證社區無法選出自己選擇的候選人。
第24區(列治文山、石南木、牙買加山)亞裔多數選區(亞裔佔35%)已更改為更接近立法機關採用的現有路線,Unity地圖包括更多沿山坡的亞裔社區,改善這個亞裔多元化區(亞裔佔43%)。
第25區(法拉盛、Fresh Meadows、Bayside/Auburndale、Oakland Gardens)亞裔佔多數的選區 (59%) 基本保持不變。
第26區(Bayside/Auburndale、Oakland Gardens、Glen Oaks/Floral Park)它仍然是一個多數亞裔選區(42%的亞洲人,40%的白人)。
第30區(Elmhurst、Woodside、Jackson Heights)這個擬建區是一個新的亞裔佔多數的區(52.4%的亞裔,這種配置基本上也採用了鄰近拉丁裔多數區(第34區和第39區)的現有裝配線。
亞美法援處對擬議計劃進行了以下分析:
40區(法拉盛)這個亞裔佔多數的區 (68%) 基本保持不變,但沿與25區的南部邊界對統一地圖進行了類似調整,以允許南亞社區完整地留在25區內。
布碌崙:
第41區和第45區(羊頭灣)-羊頭灣的亞裔社區幾乎完全分裂了一半,現在更接近於立法機關採用的當前流水線。
第47區 (Bensonhurst)-這個亞裔多數選區基本保持不變(亞裔佔42%),並且與之前的NYIRC計劃相比有了顯著改善,劃分了Bensonhurst並用兩個白人選區取代了這個亞裔選區。擬議選區與立法機關目前採用的流水線基本相似。
第49區(日落公園/本森赫斯特)——這個位於布碌崙亞裔佔多數的集會區基本得到維護(57%的亞洲人)。
布朗士:
第87區(Parkchester/Westchester Square/Castle Hill),該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維護,並繼續類似於立法機關採用的現有路線。
曼哈頓:
65區(唐人街/下東區)——這個亞裔多數區 (37%) 基本得到維護,但與之前的NYIRC地圖有所不同,不再包括世界貿易中心和砲台公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