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市議員選舉選戰大幕已經拉開,除了競選連任的議員和之前曾宣布參選的一些民主黨參選人外,多名保守派華人近日加入競爭,為今年的競選增添了看點。
今年全市所有市議員都面臨競選聯合,新劃出的亞裔為主的布魯崙43選區則沒有現任市議員,使得今年的選戰注定激烈。目前競選連任和已經宣布參選的華人聚居選區的參選者均為民主黨,但最近一周,至少有三名保守派華人在競選財務委員會網站上正式登記參選,其中包括皇后區23選區參選人、保守黨籍周國東,20選區參選人、共和黨籍白育青和43選區的共和黨籍參選人譚穎(Ying Tan,音譯),為選舉增添了多元的聲音。
在三名保守派華人中,作為台灣商會會長的白育青的名字對法拉盛選民來說並不陌生,他之前曾經參選,2021年曾經作為共和黨候選人與民主黨候選人黃敏儀對陣,但最終輸給了黃敏儀,這次再度捲土重來。43選區的譚穎之前在社區並不活躍,選民對她的情況知之甚少。而周國東則是2018年保衛SHSAT運動中湧現出的華人新保守派的代表,他的參選成為繼臧東慧、尹導等華人2021年參選之後,華人從教育維權出發走向政治舞台的又一代表。
來自香港的周國東最初來到美國是為了求學,從明尼蘇達的大學畢業後就來到紐約工作和生活,至今已經在紐約居住了30多年。周國東最初從事電腦相關行業,很快就轉入市場營銷,並創辦了自己的市場推廣諮詢公司。他人生第一次參加公共集會就是2018年前市長白思豪宣布改革特殊高中錄取之後的示威。「當時就是看到這樣的改革對華人太不公平,同時把不符合資格的學生硬塞入特殊高中,對那些學生也不公平。」周國東說。
從那兒以後,周國東就頻繁參加華人維權集會示威,也曾幫助包括臧東慧在內的保守派華人競選。他在維權領域的活動獲得了不少關注,去年他被委任為州參議院共和黨社區聯絡官。周國東說,這次參選的23選區,亞裔選民占到40%以上,而在2021年的市長選舉中,這個地區的選民對共和黨候選人斯拉瓦的支持度很高,也讓他更有信心。
周國東說,他參選是想改變目前政界趨向極端的傾向,使政壇更加中立。「政府走極端,無論是向左偏還是向右偏,對民眾都是不好的。我們需要一個中立的,為民眾辦實事的政府。」周國東說。他說,目前的保釋政策給治安帶來的威脅、小房東的困境以及地稅問題都是他關注的重點。「當初我明明可以留在香港,過衣食無憂的日子,但來到美國就是為了要靠自己的能力讓生活變得更好。很多華人跟我的想法一樣,我們希望辛苦努力就要有回報,而不是成為左派平等理念下的受害人。」周國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