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州最高法院近日對優先護理公司(Premier Home Care Services)工人提出的一單針對24小時工作制欠薪問題的法律訴訟,允許在特定日期之前離開工會的工人無需接受1199工會就欠薪問題與護理公司和保險公司達成的仲裁協議,使工人們可以繼續通過法律手段追討欠薪。在昨(16日)華人職工會召開的記者會上,很多工人為此歡欣鼓舞,他們說一家公司的相關案件得到對工人有利的裁決,也使其他公司的工人看到了希望。
護理工人24小時工作日近年來引發越來越強烈的反對聲浪,護理工人們稱他們一班24小時卻只能拿到13個小時的工資,而晚上照顧病人對護理員身心都是摧殘。
很多護理不願簽署和解協議
代表護理員的1199工會之前在經過與保險公司、州政府等多方經過仲裁協商後達成了一份賠償協議,保險公司願意為曾經參加24小時班制工作的護理員提供一定的工資補償,但補償數額強差人意,很多護理員不願簽署和解協議。但工會方以早在2016年就曾與工人達成協議,要求所有工會會員接受仲裁。不同公司的工人就此提出多單訴訟。
本月10日,紐約州最高法庭針對優先護理公司工人的訴訟作出裁決,認為2016年5月17日之前因退休或轉去其他公司工作而退出工會的工人不受當年協議的約束,也就是說,他們有權不接受仲裁結果,這也使這些工人可以繼續通過法律手段追討自己認為合理的欠薪賠償。
在昨日的會上,很多工人將這次法庭裁決稱為是工人的一個勝利。曾經在優先護理公司做24小時護理多年的工人黃佩玲說,當時做24小時工,每兩小時幫病人翻身一次、伺候屎尿,落下一身病,只能提前退休。現在她很高興自己可以不用參加1199工會達成的欠薪最低賠償額的仲裁,可以繼續通過法庭爭取合理的工資賠償。
退休護理工人鄧劍樺說,她從長島坐了兩個小時的車趕來參加昨日的會議就是為了發聲。她說,自己之前的護理公司有工會組織,但2014年8月她改換公司後就不再是工會會員,有很多工友也是這種情況。「我們離開工會那麼多年,工會還要強迫我們接受工會的決定,這是強迫,是詐欺,我們是簽了賣身契的奴隸嗎?」她說。
曾在華策會護理公司工作的退休工人朱美琴說,這次的法庭對優先公司工人訴訟的裁決讓華策會和其他公司的工人們也感覺很振奮,因為退休護理工人終於可以擺脫工會的強迫仲裁,去提出集體訴訟討薪,這是所有護理的勝利。
仲裁協議涉及42家護理公司
工會的仲裁協議涉及42家護理公司,其中多家公司工人都不願接受仲裁而提出訴訟。7月份法庭就Family Home Care Services護理公司工人提出的訴訟也做出了同樣的裁決。
代表寧子舜說這次法庭的裁決說明工人是可以贏的。他呼籲2016年5月17日前退休或離開1199工會的工人站出來一起抗爭,希望參與的工人可以致電中文熱線諮詢詳情:1(212)334-2333。華人職工會總監林崧說,這次的判決意義重大,如果退休工人通過法律手段得到了更多的賠償,沒有退休的工人也可以拿這樣的結果作為武器向工會討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