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碌崙包括不少華裔聚居社區在內的南區,在今年的普選中出現一片紅潮,令多個選區的共和黨候選人有出現當選的機會,導致民主黨內出現了互相推搪指責的局面,多名民主黨議員和布碌崙民主黨領導層的互推責任本周浮出水面。
布碌崙南區多個選區的原任民主黨議員在競選中了連任失敗後,布碌崙民主黨領導層受到多名該黨議員向媒體發言抨擊,領導層本周對這些議員做出措辭強硬的反擊,布碌崙民主黨執行委員會在一封電郵中,反指這些議員應指責他們自己。
該黨前執行總監米勒(Yamil Speight-Miller)指出,這些傳統上較保守選區的議員和領導人應責怪他們自己,因為他們沒有在日常上沒有全心和選民溝通,直到最後一刻才通過電話銀行和出動助選義工和選區內的選民聯繫,他甚至已懶惰形容他們。
米勒說:儘管我們無法證實所接到的陳述,但我們意識到一些新的選民和經驗選民已很久沒有活躍化,連頗受歡迎和備受尊重的州參議員郭納德也無法激發其選區內的選民投票。而該黨最近選出的執行總監柯林(Lydia Green)則說:布碌崙南區一向是最保守社區,我只希望他們曾將更多的能力財力發放到該區去。
民主黨其中一個敗選的選區,羊頭灣的州眾議員沈保維(Steven H. Cymbrowitz)的助選代表馬克(Lenny Markh)反擊稱,他們曾在過去8個月來積極為議員助選,因此將手指指向他們是不公平的。
除了沈保維外,民主黨可能敗選或將敗選的選區還包括8大道州眾議員白彼得(Peter Abbate Jr)和康尼島的州眾議員馮特絲(Mathylde Frontus),兩人中馮特絲是非洲裔,但在她競選中,連顯赫的非洲裔領袖何梅林(Bichotte Hermelyn)和聯邦眾議員傑佛利(Hakeem Jeffries)都沒有為她助選。
另一方面,共和黨則將他們的成功競選歸功於數月的積極推動,並集中在布碌崙南區選民關注的問題上,根據該黨的統計,該區的共和黨登記黨員自從特朗普於2016年當選總統以來一直在增加,這是該黨投票率遽增的理由之一。
布碌崙共和黨主席柯拉(Ted Ghorra)也說:我們已更加的團結,在罪案增加,通貨膨脹,生活費已在增加,稅務越來越高漲等因素之下,更多人支持了共和黨,去年率先當選布碌崙羊頭灣首名共和黨市議員的韋娜芙(Inna Vernikov)認為,民主黨目前的走向,該黨沒有機會在這裡在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