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3日)是紐約州國會議員初選的選舉日,華裔參選人、八九學運領袖熊焱在新的國會第十選區各投票站外,不停地拉票作最後的衝刺。他接受採訪表示,他是第一個在參選中提出「終結中共」(EndCCP)的參選人,發出了美國「時代的呼聲」,打動了美國人,無論結果如何,他都為此感到自豪。

在提前投票的8月20日,更有著名書法家、「世界鵝王」章祥福來到投票站外,為熊焱打氣,向他贈送書法條幅:「熊心壯志」「馬到功成」,對熊焱表達敬意和祝福。
新的國會紐約州第十選區,包括一些政治參與度最高的社區和兩大華人社區——曼哈頓的格林威治村、華爾街、唐人街、東村、西村、Soho、下東區、炮台公園城;布碌崙的公園坡、日落公園等。該選區有12個人參選,競爭激烈,包括現任市議員利華娜、現任州眾議員牛毓琳、前川普(特朗普)彈劾案首席聯邦檢察官高德曼、現任國會議員瓊斯,以及前八九天安門學運領袖、美軍退役牧師熊焱等。
根據紐約市選舉局23日下午3點的發布,截止至下午3點,全紐約市共有18萬4,536人完成投票(包括提前投票),排除提前投票7萬多人後,在選舉日當天投票的有11萬人。其中以曼哈頓和布碌崙兩區投票人數最多——曼哈頓有8萬1,178人投票,布碌崙有6萬657人投票。其它為史坦頓島1萬5,386人,皇后區1萬3,632人,布朗士區1萬683人。
在布碌崙華人社區5大道與59街交界的投票站,票站中文翻譯對記者介紹,截至中午1點,前來投票需要中文翻譯協助的華人有50人,這還未包括直接投票不需要翻譯的華人選民,該投票站也安排了10名會說中文的工作人員,其中中文翻譯有5人。


八九天安門學運領袖、在美軍服役27年的退役牧師熊焱在參選的後期,結合中共破壞他參選的經歷,提出了警惕中共威脅美國的口號:EndCCP(終結中共)、Save America(挽救美國),並利用有三面大屏幕的LED宣傳車,在選區內進行宣傳,引發了民眾的共鳴。
23日中午,熊焱接受本報採訪表示,不少民眾看到他在巡遊的LED車上打出「終結中共」(EndCCP)、挽救美國(Save America)的口號後,都非常驚喜,「他們睜大眼睛,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覺得)把美國人的心聲帶了出來。」
熊焱說,他打出EndCCP,是喊出了美國人民的「心聲」,有人看到他的EndCCP口號後,稱他為「英雄」。「他們都翹起大拇指,其中有個人對我說,You are hero,我們不僅給你投票,還要給你捐款。」熊焱說:「這是因為EndCCP打動了美國人,Save Amercia打動了美國人,倍受鼓舞。」
熊焱1989年在北京大學法學院讀研究生時,參與天安門學生民主運動,作為21名學生領袖之一遭到中共通緝。他1991年出獄後,經香港來到美國,先攻讀英美文學,後攻讀神學,1994年加入美國陸軍,曾赴伊拉克,總共服役27年。他在中國和美國在大學讀書時間合計15年,讀了六所大學,其中在美國攻讀了四個神學院,並獲得神學博士,成為受人尊敬的軍中牧師。熊焱說,他在學生時代在中國追求民主的理想,現在他投身參選美國國會議員,實現追求民主的抱負,在參選的過程中,他體會到每一票都來之不易。
他說,選民對他八九天安門學生領袖、為國服役27年的老兵以及牧師的身分非常認同,「自由、價值、平等、尊嚴、安全、經濟繁榮、人的需要(社區需要、城市的需要),了解他們的需要,滿足他們的需要,滿足他們的利益,這就是民主,是一票一票投出來的。我有幸參加選舉,榮莫大焉。」
美國司法部今年3月公布了中共使用陰險手段企圖破壞熊焱的參選。手段包括捏造醜聞、暴力攻擊,甚至製造車禍;後來中領館還指使代理人對僑團成員威脅說,如果支持熊焱參選,就無法回國做生意。對此,熊焱希望華人警惕和遠離中共的滲透,「我們是美國人,只有擁抱美國的價值,才有前途,否則,如果與中共勾結,將遭滅頂之災。」
熊焱說,他在參選中提出了EndCCP的綱領,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感到自豪。
熊焱說,EndCCP是時代的呼聲,「在當前中共侵害美國的時候,EndCCP這個是美國時代的呼聲,我只是第一槍,為美國人民發了聲。我不僅參選,我還要為美國人民發聲,EndCCP是我一生的運動,堅持到底,直到實現。」
國會第十選區華裔參選人利用LED廣告車宣傳造勢 新穎生動的模式引起反響
國會第十選區華裔參選人、前天安門學生運動領袖熊焱(Yan Xiong)利用LED廣告車,連續幾天在曼哈頓下城、布碌崙日落公園等區域巡遊,播放競選的視頻。這種新穎、生動、吸睛的宣傳模式,引來無數目光以及拍照的鏡頭,引起了轟動效應。


三面LED電子廣告板上播放的視頻,生動地記載了熊焱從1989年天安門學生領袖到如今參選國會議員的經過。LED車上用英文打出:投票給熊焱,他是1989年天安門學生領袖,在美軍服役27年,他是伊拉克戰場的老兵,也是軍中牧師。熊焱效忠美國,請投票。
當這部LED宣傳車昨天出現在曼哈頓金融區時,正值中午吃午飯時分,上班一族在該時段紛紛走出寫字樓吃午餐,他們在華爾街附近看到了這部宣傳車,產生了強烈共鳴,很多人感到非常新鮮,停下腳步,定定地含笑觀看,並拿出手機拍照。
LED車司機劉先生說,這部宣傳車「很轟動」,有的民眾看到後,馬上停下腳步,露出驚喜的眼神觀看;有的站在路邊豎大拇指點贊;有的微笑著拍照;有的走近宣傳車,上前表達支持;有的和宣傳車一起合照。
在唐人街,更有選民看到LED車後,走上前說要投票給熊焱,並當即表示要捐款。助選義工王先生說,週六在唐人街堅尼街(Canal Steet),一名華人婦女看到宣傳車後,走上前激動地對助選義工說,「我會投票給他,他是最好的參選人。我要捐款給他。」然後她還和助選義工合照,義工也告訴她競選辦公室的地址,讓她把支票交到那裡。
熊焱是1989年天安門學潮時與李鵬對話的學生代表,並作為21名學生領袖受到中共當局通緝;他1991年出獄後,經香港來到美國,先攻讀英美文學,後攻讀神學,1994年加入美國陸軍,總共服役27年。他在中國和美國在大學讀書時間合計15年,讀了六所大學,其中在美國攻讀了四個神學院,並獲得神學博士,成為受人尊敬的軍中牧師;他曾赴伊拉克戰場;他榮休回到紐約後,踐行奉獻給民主事業的精神,放棄退休頤養天年的生活,投身國會議員選舉。
熊焱接受採訪說,他回到紐約後,看到紐約很多方面變差了,比如治安、交通、經濟、教育,他認為需要在國會層面對紐約給予幫助和改變,他是選區參選人中少有的具有「常識」(common sense)的參選人,認為應該以「常識」把紐約帶回正軌。
記者還從熊焱競選團隊得知,近日,一名在華盛頓DC的支持者捐款2,000美元支持熊焱競選,但他不懂電匯、不懂轉帳,只有交付支票。一名助選義工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氣開車四個小時到DC,拿到了2,000美元的支票,然後又一宿未眠連夜趕回紐約,來回8個小時,感動了競選團隊的所有人。
今天是初選投票日,投票站在早上6點開門,投票時間持續到晚上9點。晚9點之後馬上清點選舉日當天及9天提前投票期的現場投票情況。國會第十選區總共有89個投票站,查看住址對應的投票站,可登錄:https://findmypollsite.vote.n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