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發出清楚的信息:醫保是提供給所有紐約人的,無論你是什麼移民身分。在本屆政府領導下,我們又往前走一步,即對移民不再有居住6個月的要求了。」市長移民事務辦公室(MOIA)主任卡斯特羅(Manuel Castro)在7月6日對全市少數族裔的媒體圓桌會上說。
卡斯特羅表示:「現在,如果你在這裡,你就是一個紐約人,你可以進入醫保系統——這特別重要,當新來的移民不斷進入紐約,不僅從危機當中的烏克蘭來,還有從中美洲的國家比如海地來的新移民,這個計畫讓我們為他們的到來作好了準備⋯⋯他們可以從在這裡的第一天就進入醫保系統。」
根據MOIA的「紐約關懷」官網介紹,「紐約關懷」是紐約市2019年推出的一種醫療保健計畫,可以讓有資格的紐約人免費或者廉價享受醫療服務。凡是不符合醫療保險投保資格或者無力承擔保險費用的居民,均可享受這個服務。
「紐約關懷」醫療服務提供者、紐約市公立醫院系統(NYC Health+Hospitals,簡稱H+H)的「紐約關懷」項目執行長吉米奈茲醫生(Dr. Jonathan Jiménez)在會上介紹了到目前為止這個項目的實踐情況:「紐約關懷」已經接受了11萬名成員,公立醫院系統的醫院完成了數十萬個接診預約。
「我本人作為一名初級保健醫生,很自豪我們系統的所有醫院已經為『紐約關懷』成員提供了服務。」他說,而且這個醫保項目確實為紐約人改善了健康狀況,「讓我高興的是,我們的糖尿病人中,50%的人改善了血糖水平;而高血壓患者中,40%的人血壓得到了緩解——這個計畫真的派上了用場,真的讓生命更加健康和長壽了。」
吉米奈茲多次提到提到:「醫保是一種人權」,並引用市長亞當斯的一句話:「糖尿病不能等6個月,也不應該等。」他說紐約市公立醫院系統的11家醫院和56個門診,在接到預約電話後兩週內就會安排就診。
加入「紐約關懷」醫保系統條件
即使沒有6個月的居住要求,加入「紐約關懷」醫保系統也是有條件的:首先要排查申請人是否可以參加其它醫保計畫;另外需要提供在紐約的居住證明和家庭收入等情況。
「話雖如此,我們也認識到,這些文件有時候在獲取時存在障礙,比如這要看你的雇主的決定等,所以我們也提供自我證明的機會,真正與人合作,以確保他們無論提供什麼可用的文件,仍然可以獲得醫保。」吉米奈茲說。
目前參加此醫保的人中,西班牙語族裔占60%,說英語者占30%,說俄語和漢語的只有1至2%。吉米奈茲醫生認為,這說明還有很多移民對加入這個項目存有顧慮。
年滿65歲無證移民 明年1月可享白卡服務
另外,就本報提出的65歲以上無證移民的白卡問題,吉米奈茲醫生表示,他們相信在明年1月將開始這個計畫;卡斯特羅主任說,這是紐約市一個很重要的計畫。
「我很自豪這屆政府為所有的紐約人倡導州一級的醫療計畫,在這方面紐約市是帶了一個頭。」卡斯特羅說,幾個月前他們就此發表了一個聲明,支持為所有紐約人辦理醫保,「我們知道,那些65歲以上的人將可進入州支持的醫保系統了,我們想看到這個項目接納更多的人,而亞當斯市長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將推動所有人進入白卡系統。」
另外,就紐約的醫保申請取消了居住時間要求,而對所有人開放,是否會吸引外州移民大量湧入紐約市而造成計畫超載的問題,吉米奈茲醫生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超載的現象,反而是有很多人甚至在紐約市長期居住的人,還不敢來申請「紐約關懷」會員。
市府希望人們立即撥打熱線電話646-629-2273申請加入,或者登錄https://access.nyc.gov/zh-hant/programs/nyc-care/,尋找22個公立醫院系統醫院的社區服務據點,尋求現場幫助。

旨在為紐約市所有民眾提供有保障的醫療服務的「紐約市照顧」(NYC Care)今春放寬資格,取消了對申請者必須在紐約住滿六個月的限制,使移民能夠一到紐約就享有健保。但目前超過十萬的受益者中,講中文的人只佔不到2%。在昨(6日)市長移民辦公室主辦的少數族裔和社區媒體圓桌會上,市府相關官員呼籲沒有保險的華人善用這項福利,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被稱為紐約市全民健保的「紐約市照顧」2019年在布朗士區推出試點後大受歡迎,次年擴展到全市五區。項目為不符合申請其他健保條件的紐約人提供低價看診的保險計劃,不論移民身份。申請這種服務需要提交收入證明和身份證件,但對於無法提供這些文件的申請者也給予靈活的處理方式。項目主要目的是幫民眾提供家庭醫生,但急診、住院等也包括在這個健保項目中。
最初,項目要求申請人必須是沒有資格獲得醫療補助或其他健保或無法負擔健保,並且在紐約市居住6個月以上,但今年4月市府取消了6個月的居住限制。市長移民辦公室主任卡斯特羅(Manuel Castro)說,取消6個月期限是因為市府考慮到該項目主要的受惠人是移民,希望讓移民一來到紐約就感覺已經成為紐約客,而不用等上6個月才能照顧自己的健康。
根據市府的統計,目前已經有11萬無保險民眾加入了「紐約市照顧」,大多數在30到64歲之間,其中60%的人講西班牙語,30%的人講英語,而講中文的人只佔不到2%。全民健保項目主任吉門奈茲(Jonathan Jiménez)說,市府主要是通過社區合作夥伴宣傳「紐約市照顧」,也希望能夠增加在華裔社區的宣傳力度,讓更多華人能了解該項目並從中受益。
目前市府每年為這個項目撥出一億元的投資,卡斯特羅說,市府堅信健保是人權,所有人不論移民身份和支付能力都應該擁有健保,所以這筆撥款一直是放在預算重點。
吉門奈茲也說,即使沒有這個項目,人們還是要去看急診,項目如果使更多的人通過家庭醫生及時看診,最後急診的錢還是可以省下來。
來自多巴哥的移民威爾斯(Wendell Wells)現場講述了自己與「紐約市照顧」之間的故事。他說2020年他患上了糖尿病,視力模糊、嚴重口乾,這時候他已經來到美國七八年,身份還沒辦好,也一直沒買保險。他不得已去布碌崙的一家醫院尋求救治,才知道有「紐約市照顧」這個項目。「申請的過程非常簡單,一兩個星期就搞定了,即使在這一兩個星期裡,醫院也已經開始給我提供醫療了。我當時那種情況感覺自己都快不行了,紐約市照顧救了我的命。」他說。
民眾可致電646-NYC-CARE進行申請,申請需要提交收入證明和身份證件。但沒有這些證明者也可以採取靈活性的方法,比如僱主出信證明或移民母國證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