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報道,里奧斯在1號車內一邊脫掉鞋襪一邊說,「沒有一個警察接近我,我也希望他們可以過來,這樣就可以把我安置在收容所。」
66歲的遊民布萊斯經常睡在康尼島/斯蒂爾威爾大道(Coney Island/Stillwell Ave.)的車站內,她表示,自己寧願睡在列車上也不希望入住收容所:「我試過入住幾間收容所,但情況都是一團糟,有些人無緣無故地攻擊你。」
對於市長亞當斯的遊民計劃,她認為不應該強迫人們搬到收容所:「有些人願意嘗試,也有些人像我一樣希望留在街上,感覺會更安全。」
雖然街上遊民未見明顯改善,但市政廳發言人表示,外展小組從21日開始在地鐵巡邏,未來幾天和幾周內預計會有更多:「聯合反應小組將開始分階段實施地鐵安全計劃,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地鐵列車司機卡內基說,對市政廳的新指令持觀望態度:「給他們一個星期吧,但我想情況其實也很難改變。」
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力推的地鐵安全新計畫21日開始實施,外展小組深入地鐵各線尋找遊民,將他們勸離,並予以安置;警方也嚴格維護捷運系統安全。然而,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紐約市地鐵系統發生了至少七起暴力案件,為剛啟動的安全計畫蒙上了一層陰影。
21日下午4時,第一批六個外展小組從曼哈頓中城時報廣場出發,沿著A、E、1、3、N和R六條地鐵線,尋找在地鐵站和列車上棲身的遊民;每個小組由兩名警員、一名外展社工和一名醫生組成。有關部門今後將派出多達30個外展小組,依次對紐約各地鐵線進行尋訪。
外展小組勸說遊民不要把地鐵當成庇護所,當局可幫助他們尋找住處,還會在醫院增設心理疾病病床,在庇護所增設私人房間。
與此同時,警方加強執行捷運系統已有的法規,包括向逃票者發出傳票,禁止乘客占多個座位睡覺,不允許乘客拿著成堆的垃圾乘坐地鐵,地鐵到終點站時所有乘客都須下車、不能滯留在車廂內,不能有攻擊行為,不能污損地鐵環境等。
市警總局局長西維爾(Keechant Sewell)表示,外展小組為遊民提供他們最迫切需要的服務,他們將巡查地鐵各線的重點地區,包括地鐵站和各條地鐵線的起點和終點。亞當斯曾表示,地鐵系統不是用來居住的,是用來交通的,地鐵系統應該回歸本位。不過亞當斯也堅持,對遊民不會下重手。
捷運警局的數據顯示,迄今為止,今年在地鐵系統發生的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起。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除了周五晚和周六有五名乘客遭刺傷外,周日又發生一起乘客被刀刺傷案件,一名31歲的男子乘坐6號線地鐵向南行駛到臨近華埠堅尼路站時遭到攻擊,被刀刺傷手臂和背部。
另一起案件發生在21日凌晨2時10分左右,一名30歲女子在乘坐向南行駛的4號線地鐵時,與一名男子發生爭吵,兩人越吵越激烈,最後這名身分不明的男子拿起一件東西打了這名女子,受害人在167街下車後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