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皇后區艾姆赫斯特(Elmhurst)遊民問題日益嚴重,不少無家可歸者在鬧區「安營紮寨」逾兩年,平日不戴口罩、隨地大小便,更有甚者脫光衣服,到店內強行索要錢財;華人商家表示,他們無論報警還是撥打市府熱線311,都無人受理,一些個案還被無故取消,求助無門。
艾姆赫斯特惠特尼大道(Whitney Ave)交百老匯大道(Broadway)是當地最繁華的地區之一,周邊有大量的商家,其中超過一半為華人商鋪;2020年1月開始,周邊有遊民陸續帶帳篷駐紮,疫情爆發後愈演愈烈,同年5月,遊民在周邊街區的入駐人數高達數十人,當局迄今收到超過40起投訴。
時隔兩年,當地的遊民問題並未改善,6日上午僅在惠特尼大道就駐紮了至少了五個無家可歸者的帳篷,路邊堆滿了遊民的衣物與垃圾;對此,艾姆赫斯特華人商家代表陳熠說,遊民常常在街邊大小便,亂扔垃圾,甚至脫光上衣在店家的洗手間洗澡,更威脅索要錢財,導致商民苦不堪言。
陳熠說,他曾代表小商家多次與政府交涉,但不少民眾撥打311投訴後,只要不曾與對方發生肢體衝突,相關部門半小時內都會無故取消報案;他也被當局告知,已將部分問題轉介給非營利組織Breaking Ground,這些組織會定期為遊民發放帳篷與一日兩餐,導致情況越來越差。

快而好大藥店的經理李史蒂文(Steven Li,音譯)表示,幾乎附近所有的商民都投訴遊民駐紮的問題,他曾報警多次,但警方都不願出警,「警察反問我,我們還能做什麼?」他說,為了避免遊民把附近商戶的樓梯當作廁所,房東只能鎖住連結惠特尼大道的通道,為顧客與外賣郎帶來極大的不便。
長期抵制社區遊民庇護所的黃友興表示,惠特尼大道交百老匯大道的遊民街逐漸成為「三不管」地帶,這些無家可歸者不願去遊民所,將衣物與帳篷占據附近路邊停車位,對民眾造成極大不便;他說,政府連年為遊民花費大量資金,但卻致使這一問題越來越糟,「遊民所解決不了問題,我們需要平價屋」。
根據聯邦住房和城市發展部(HUD)的統計,2021年紐約州的居住在遊民所的遊民人數為全國最多,達7萬6051人,其中紐約市的無家可歸者占全州最高,為6萬597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