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計畫在曼哈頓華埠東百老匯91號設置「遊民避風港」(Safe Haven)的消息傳出後,激起社區反對浪潮,在經過幾個月的據理力爭和抗議示威後,計畫終得推遲;市遊民服務局(Department of Homeless Services)和擬議的遊民安置機構將在11日(周五)舉辦社區公聽會,「關注東百老匯委員會」呼籲民眾積極參與發聲。
「關注東百老匯委員會」委員之一王鏑表示,目前華埠已有五家遊民所,但依舊打算在堅尼路(Canal St.)349號、麥迪臣街(Madison St.)47號以及東百老匯91號興建三個遊民所;當中尤以東百老匯91號最令人憂心,因為除了120位遊民,更会在此設立一個服務整個下城區的游民診所,即使民眾也很關心遊民福祉,但本地實在已不堪負荷。
經過幾個社區組織和僑團的大聲疾呼,和徵集連署簽名,遊民服務局近日同意11日下午4時半在喜士打(Hester St.)100號的131初中擧行社區會議,以聽取來在社區的看法。
緬甸華僑聯誼會主席蘇煥光表示, 華埠必須在參與度上有所顯現,才能讓市府感受到除了激烈言語、組織遊行以外的決心;如果公聽會無人參與,那麼此前所做的許多努力都會付之東流。
福建同鄉會鄭思祺也表示,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會極力反對遊民所,當住戶和商家突然發現周圍多了許多熱遊民後,這種木已成舟的打擊是無法估量的。
王鏑表示,聽證會當天市府官方肯定會大力鼓吹對遊民所的詳細規畫和管控,但作為社區而言,我們的訴求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市府換址建設;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此前多次表示,要分配公平,華埠已經無力承擔。
麒麟金閣董事長劉增棋和楊氏地產總裁楊能梁都是反對建案的當地商家,他們表示,沒有安全就沒有繁榮,且這也並非代表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全華埠共同的使命;如何不讓社區的公共安全和生活質量走下坡路,在疫情後吸引更多人返回華埠,反對遊民所至關重要。
11日下午4時半的社區公聽會會有普通話及廣東話翻譯,參加者須戴上口罩及出示疫苗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