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州議員牛毓琳周二仇警言論成為昨(2日)英文報紙「每日新聞」封面故事,華人對其進步政見排山倒海的痛斥,她雖收到一些進步支持者的認同,同時也收到過百咒罵及死亡威脅的回應,她昨日不單為自己安危感到無奈,甚至父母十分憂心要求她不再參政。
兩名年青警員執法時被殺牽動著許多市民的心,警員Jason Rivera的葬禮後,牛毓琳在推特(twitter)攻擊紐約警察在地鐵上沒有戴口罩,有人將紐約警察局與納粹分子相提並論,她點了個讚的回應。她並轉推了一段視頻,該視頻紀錄了大量警員不戴口罩及在逃票下等待地鐵的視頻。
牛毓琳抨擊警察,稱一警員悲慘死亡變成了「可怕的威嚇表演」和「對每個紐約人構成巨大的健康風險」。
有人對該帖子的回應,指牛毓琳可能指的是「他們在街道上的納粹主義集會」,旁邊還有描繪納粹遊行和紐約警察官員排在第五大道的照片。
警察工會林奇(Pat Lynch)回應「這就是我們的街道失控的原因,我們的立法者正忙於在網上宣傳反警察仇恨,而他們本應該修正法律卻在批評警察」。他的回應獲得認同,很多人並認為紐約人在悲痛時刻應站出來支持遇害警員的家屬。
當被問及牛毓琳引發的Twitter帖子時,她認為把警察與納粹進行比較的推文是不當,但她不後悔批評紐約警察在坐地鐵時不戴口罩。「我覺得噁心的一件事是他們故意不戴口罩,集體舉殯是一場表演。」
這場口水戰成為新聞頭條,也把正在有意挑戰州參議員位置的牛毓琳極端進步理念表露無遺,同源會黃友興表示,華人社區的商家及居民艱辛地克服疫情下逐步走出的困境,走出困境的前提就是社區重回安全及警員給市民的信心,警員殉職的集體送殯是美國慣例,本地及外州警員對殉職警員作最後致敬,作為州議員不單沒有同情,甚至進行分化,實在令人驚訝。
黃友興表示,仇警之前,還有鼓吹亞裔細分法案,把華人細分成越南、菲律賓、柬埔寨等,把華人變成享有特權的模範族裔,削弱了華人申請學校奬學金、政府公屋等的機會,為甚麼她不去細分黑人或白人,黑人有來自非洲、南美洲,語言文化也不同,為甚麼就不細分他們,作為華人議員不單不為華人壯大力量,卻在搞分化,她不配成為華人代表。
華人居民而且有家庭成員任警察的李卓勳表示,市長及警長的工作尤為艱巨,牛毓琳的言論倍增他們工作的重擔,她不應該把警員殉職作為自我中心的宣傳,這個時候去批評警員不戴口罩,為甚麼她不去批評去年「黑命重要」(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以及眾多政府官員在室內開會不戴口罩?牛毓琳善用新媒體來宣傳自己,她有5萬多個追隨者(follower),她說錯話的殺傷力比一個不搞新媒體的政客要強得多,他向牛毓琳公開挑戰「請問你會在五分局前向華人警員這樣說話嗎?」在這個亞裔被針對成為仇恨犯罪的對象之際,她不支持警察,也不理解華人選民的想法,更不體恤家庭成員當警察的感受,「我們實在感受不到她的感受,她不代表我們。」李卓勳說。
前市議員候選人李翠珊表示,牛毓琳可以不同情警員,但無必要在推特公開把集體送殯說成一種「威脅」和「一場表演」的言論,這是一種自打嘴巴的不智言行,作為州議員不應火上加油,其言論對大部份華人支持「罪與罰」(Law & Order)信念是一種侮辱。
牛毓琳則自辯稱,記者過於小題大做,她看到自己上了頭條感到「無比震驚」(Horrified)並認為共和黨人把事情政治化來傷害她,推特帖子出街後,她得到許多支持及鼓舞,但亦收到過百詛咒、毒罵及污穢不堪的粗言回敬她,當中還有死亡威脅,令其父母十分擔心,覺得從政是一份危險工作,要求她減少外出,「現在正值農曆新年,受邀的活動多不勝數,怎可能不外出呢?」她無可奈何地嘆氣說。

牛毓琳推特惡批警員的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