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与社区沟通有关法拉盛大学点大道39-03号儿童家庭式收容所项目,亚平会(AAFE)在市议员顾雅明推动下于15日晚于法拉盛举办对谈会,回答法拉盛商改区以及多位法拉盛社区领袖的疑问。

亚平会共同行政总监孙慧君(Jennifer Sun)、地产主任陈汇源(Nelson Chan)和营销和通讯主任Ed Litvak出席本次会议,亚平会代表多次解释并强调该项目是过渡性公寓(Transitional housing)而不是社区担心和以为的日间收容所(Day shelter)。

与会者罗维宗表示,如亚平会所言过渡性公寓收容18岁以下儿童是考虑到其在本区就近读书,然而,法拉盛本身住房紧缺,过渡性公寓一般住一年或一年半,他们还是要搬走,这样的过渡性公寓没有意义。同时,他还指出,法拉盛社区发起的反对该项目连署签名活动派发的本就是用于支持社区防疫的防疫用品,目前,他们将请愿签名目标定为5万。他认为,这次会议未打消社区疑问,社区领袖和代表齐聚与亚平会对谈是一次对亚平会的施压,起码目前他们愿意开口与社区对话。

美国纽约华人总商会会长徐家鹏也表示,亚平会如果愿意更换该项目建设地址,社区愿意帮助他们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地皮。同时,他也向亚平会提出疑问,在项目提出时是否有对周边商家的生意和经济损失进行评估。

法拉盛商改区执行主任余钿崧表示,亚平会当晚阐述的内容并未有更新,大家也未就此达成共识。他认为,法拉盛正在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的时期,这个项目建设时间不对。其次,由于缅街巴士专用道项目造成大学点大道交通拥堵,这个项目选址也不适合,会加大大学点大道的交通负担。


亚平会首次面对面与社区领袖和代表对话

亞平會與法拉盛社區代表會面,承諾項目定案前聯合市府召開公聽會。(記者張心/攝影)
亞平會與法拉盛社區代表會面,承諾項目定案前聯合市府召開公聽會。

法拉盛第20選區市議員顧雅明15日舉行社區會議,安排亞洲人平等會(AAFE)和法拉盛社區人士會面,這也是亞平會繼遊民所風波後,第一次與社區代表的公開溝通;面對眾人的質疑和2萬5000份社區居民的簽名抗議,亞平會承諾將力求聯合市遊民服務局(DHS)和城市資源機構(Urban Resource Institute),於明年1月召開公聽會,在合同定案之前給予社區公開對話的機會。

亞平會共同行政總監孫慧君(Jennifer Sun)、房地產總監陳匯源(Nelson Chan)、營銷傳播總監Ed Litvak、項目經理馮菁雲出席會議,回答包括來自法拉盛商改區執行主任余鈿崧、紐約華人總商會會長徐家鵬、啟揚中心聯合主席羅維宗、天景中心(Skyview)代表Michael Lee、亞裔維權大聯盟代表趙靖桉、亞裔之友總聯盟主席李天驥、美東河南同鄉會張富印、美國貴州同鄉會會長金玉貽、紐約山東同鄉會會長孫連生、福建會館主席陳昭銀、律師孫瀾濤等數十位社區代表的問題。

面對眾人質疑華人社區究竟有多少遊民對此類住房有需求、亞平會之前有沒有做過社區需求評估等數據調查,亞平會表示曾經在幾個幫扶項目中發現有很多客戶需要,也有其他非營利組織反映過此類問題;但具體的數據,則表示記不得細節,市遊民服務局有相關調查,但亞平會並沒有參與。

關於之前通知社區該項目的具體程序究竟是如何,亞平會表示市遊民服務局應以書面形式通知了皇后區第七社區委員會,並非亞平會通知;目前該項目已進入簽約最後階段,在定案之前會催促市府和社區展開更多對話與討論,力求在下月舉行公聽會。

面對社區代表展示的法拉盛超2萬5000份連署簽名、要求立刻停止該項目的訴求,亞平會堅持該項目旨在幫扶社區,不打算停止,堅稱社區確實有需要。眾人質疑為何不能換地方建造遊民所,亞平會回應入住居民會在當地工作和上學,如果改在其他地方會對其生活造成不便。

與會代表羅維宗表示,大家對亞平會所講的內容完全不贊同,社區會繼續收集連署簽名,目標5萬份。

亞平會與法拉盛社區代表會面,承諾項目定案前聯合市府召開公聽會。(記者張心/攝影)
亞平會與法拉盛社區代表會面,承諾項目定案前聯合市府召開公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