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国铁路系统将进行今年最后一次运行图调整。28日起,连接石家庄和济南的石济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四纵四横”高铁网的最后一横正式收官。此外,今次调图之后,将有更多“复兴号”动车组从京津冀区域发出。
河北飞速进入高铁时代
日前,连接石家庄和济南的石济高铁将开通运营,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的最后一横正式收官。
综合中新网、《证券时报》报道,据悉,石家庄至济南高速铁路,全长298公里,运营时速250公里,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2017年9月开始联调联试。
据了解,石济高铁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山东省济南市两省会城市为始终点,横贯晋冀鲁三省。这意味着,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以东,河北地市级城市将全部进入高铁时代。同时,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德州为基点的京津冀“矩形”高铁网正式形成。
该线路还在石家庄站与京广高铁、在德州东站与京沪高铁衔接,全线共设11个车站。除石家庄、德州东两站外,全线新建石家庄东、藁城南、辛集南、衡水北、景州、平原东、禹城东、齐河、济南东9站。
石济高铁开通初期共安排9对列车,其中新增8对,调整运行区段1对。届时,衡水至石家庄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原来的近2个小时左右压缩至1个小时内,石家庄至德州间压缩至90分钟,石家庄至济南间压缩至120分钟左右。
更多复兴号从京津冀发出
从12月28日起执行年底图后,成都局集团公司将新增动车组列车100余对,西成高铁的通道能力将得到加强,成渝至西安的动车将从目前9对扩增到28对。
同时,成都、重庆还将开行至太原的D字头动车组6对,开行至北京、郑州、秦皇岛、天津和南京等方向的G字头长途高速动车组9对。
其中,成都东至北京西的G90次,全程运行仅7小时47分钟,较目前最快的G310次蓉京高速动车组压缩约一半的时间。
值得关注的是,这趟列车将由中国最新研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BF(复兴号)列车担当,这也是“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在西南地区开行。
另外,此次调图,天津地区也首次有了直达成都的高铁列车。这标志着大西南实现从成都始发直达京津冀三地高铁列车全覆盖。
今年9月21日起,7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线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此次调图,“复兴号”将再次扩容,从京津冀区域始发新换“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15对。
渝贵铁路将开通 全程3.5小时
除了上文所述的石济高铁,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渝贵铁路)近日也全面进入运行试验阶段,预计2018年1月中旬左右正式开通。
综合中新网、中国网报道,渝贵铁路为国铁I级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新建桥梁209座,共有双线隧道115座,桥隧比75.38%,全线新建车站12座。
渝贵铁路的建成,将成为西南地区连接西北、华南、华东的“快车道”,成都至贵阳将从目前的最快11小时左右压缩至3.5小时,川渝黔地区与沿海城市的时空距离也将大幅缩短。这意味着川渝黔地区与沿海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沿线地区的投资、购物、旅游等相关产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渝贵铁路是川渝、西北地区通达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的便捷、快速、大能力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重庆出发6小时便可到达广州。渝贵铁路的建成,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成为西南地区链接西北、华南、华东的“快车道”,其北端通过重庆枢纽与渝万高铁、成渝高铁、兰渝铁路等相连,南端则通过贵阳枢纽与贵广铁路、沪昆高铁等相连,共同构成高标准、大能力、快速度的“出海”大通道。
中国高铁2020年达3万公里
【中新社11月24日北京报道】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披露《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介绍了中国铁路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在路网建设方面,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左右。
——高速铁路扩展成网。在建成“四纵四横”主骨架的基础上,高速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基本形成高速铁路网络。
——干线路网优化完善。东部路网持续优化完善,中西部路网规模继续扩大,西部与东中部联系通道进一步拓展,区域内联系更紧密,中西部路网规模达9万公里左右。对外通道建设有序推进,与周边国家铁路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
——城际、市域(郊)铁路有序推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密集地区形成城际、市域(郊)铁路骨架网络,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规模达到2000公里左右。
——综合枢纽配套衔接。建成一批设施设备配套完善、现代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支线铁路约3000公里,基本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
在运输服务方面,规划提出三方面要求:
——覆盖范围更为广泛。中国铁路网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旅客出行更为便捷。动车组列车承担旅客运量比重达到65%。实现北京至大部分省会城市之间2至8小时通达,相邻大中城市1至4小时快速联系,主要城市群内0.5至2小时便捷通勤。
——货物运输更为高效。货运能力基本满足跨区域能源、资源等物资运输需要,“门到门”、快速送达全程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对于中国铁路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也作出系列安排:
——客货服务网络化。客运网上售票比例达80%,实现货物受理、电子支付、物流追踪等货运业务网上办理。
——运输组织智能化。调度指挥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运输生产全过程信息化。
——安全监控自动化。集监测、监控和管理于一体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实现安全生产动态信息的实时监测监控。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其他国家总和
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2.2万公里,超过其他国家总和;高铁累计运送旅客超过70亿人次,相当于全世界每个人坐过一次中国高铁。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客运部副主任黄欣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7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两组数据。
黄欣介绍说,近年来中国高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基本成型。“四横”的收官之作石济高铁于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了12.4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已经超过了2.2万公里,比世界其他国家高铁加起来还要多。
黄欣表示,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也拥有了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铁路在线路勘测设施、工程建设、列车控制、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和设备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中国铁路的总体技术水平已经迈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
旅客运送方面,黄欣介绍说,中国高铁发展十年来,累计运送旅客已经超过70亿人次,相当于全世界每个人坐过一次中国高铁,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中国人出行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