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論壇,五位候選人除了都贊成當上市長後要撤換現任教育總監卡蘭薩,也贊成為目前泡湯的天才班考試尋找替代方案。楊安澤指政策委員會否決天才班考試經費是錯誤的領導示範,因為委員會並沒有提出替代方案。
不只如此,對於「成績重要」(Grades Matter)與「家長教師協會」(PTA)籌款互助的態度,五位候選人也都抱持肯定意見。
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是當晚論壇的關鍵議題。由於SHSAT的入學考有將近三萬人報名,但是錄取率低。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未來的紐約市長如何讓更多想要進入好高中的學生得到補償感,會是重要課題。對此,五位市長候選人基本都贊成在紐約市五個行政區加設特殊高中,用有別於原來考試方式的測驗,作為入學資格的評估方式。
賈西亞除了贊成增設特殊高中,她還表示要讓特殊高中向紐約市八年級的前10%優秀學生招生,倘若當年有8萬個8年級生,那就加開8000個名額。楊安澤則表示,他會在五個行政區各加設兩間特殊高中。麥奎爾則認為要提早宣傳並且提早培訓,考試方法也不要侷限於舊制。
關於許多華人家長關心的天才班的現行制度以及錄取門檻,每位候選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麥奎爾認為應該要再更提早布局,避免學童因為幼兒園時期的學習條件不一,無法公平競爭小一入學考;蘇盾則認為應該擴大天才班項目,並採取不同的考試方式;亞當斯則認為天才班項目對於非裔與西語裔社區不公平,且費用還須由全民買單。
楊安澤表示如果沒有好的替代方案,對於需要這項制度的家長而言,也不會好受。此外,他建議拓展其它的評量方式。賈西亞不認同對4歲小孩進行天才班測試,應該多投資學前教育。她成長的社區沒有人參與爭取天才班項目,因此,她認為比起天才班,更應該強化學生對當地好學校的認同感,因為每個學生需要的好學校不同,可能是音樂藝術或是多語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