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全世界、尤其是依賴公共交通程度較高的城市,只要民眾配戴口罩,而且地鐵和公車上配備良好通風系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與感染新冠病毒並無明顯關聯;反而是曾出席婚禮、參加教堂禮拜及去過酒吧和戶外用餐的人,感染新冠可能性更高。
紐約市自3月疫情爆發後地鐵乘坐量比疫情前減少90%,逐漸復工後乘坐人數有所回升,但根據9月數據,乘坐量仍比疫情前少60%至70%,很多人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仍有顧慮。
這份受美國公共交通聯盟(Americ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委託、由Sam Schwartz諮詢公司完成的報告顯示,在很多地方的病毒傳播率在人們逐漸返回公共交通後仍在下降,例如紐約市,6月1日至8月18日之間有約1億5000萬人搭乘地鐵和公車,但病毒陽性率則從3.3%降至1%,降幅達70%。
Sam Schwartz表示,他理解很多人對是否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仍然猶豫不決,但傳染病學家、病毒學家、公共健康專家和病例追蹤人員發現,該行為與感染病毒沒有關聯,相信這種擔心出行不安全的想法,是由那些並不搭乘地鐵和公車的人傳播開來的。
他還指出,舊金山、鹽湖城、哥倫布和奧斯汀等城市的公共交通乘坐量在過去數月中基本保持不變,然而這些城市的感染數量卻不斷增加。
報告顯示,在東京、巴黎、香港等城市針對新冠病毒傳播和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進行研究後,也沒有發現有任何直接關聯,反而是上酒吧、室內用餐,參加婚禮和教堂禮拜等與感染新冠有更直接關聯。
Schwartz另外指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基本都會遵守配戴口罩的要求,且多月來地鐵和公車上的空氣淨化系統已得到改善,每一兩分鐘,車輛到站都會打開車門,也有助於空氣流通,此外,乘客在車上基本不會與他人交談,這些因素都大大降低病毒傳播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