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派駐各國的特派員歲末為全球領袖做總體檢,今年有些國家領導人因地緣政治動盪致氣勢上揚;有些卻連番受挫造成氣勢下滑。

▲法國馬克宏 歐洲閃亮新星

2017年造就馬克宏的地位。這位法國前經濟部長原本問鼎大位的希望渺茫,但因國內兩大政黨崩盤,他趁勢崛起,當選法國總統。適逢美國華府、英國倫敦和德國柏林均現政治動盪,馬克宏提出具雄心抱負的願景,甚至被視為自由世界的新領袖,未來一年行情看漲。

▲中國習近平 權力更加鞏固

習近平今年大豐收:他的「思想」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章,歷史地位與毛澤東並列,且成功的鞏固了權力。在中國國內生產毛額可望持續成長、幾無疑問可崛起成為超級強權之際,北韓問題恐將是決定習近平明年聲勢起伏的最大挑戰。

▲俄羅斯普亭 中東議題活躍

在俄羅斯,普亭人氣仍高,明年3月可望勝選連任總統。雖然干預美國大選的指控使得俄國和美國改善關係的期待落空,但中東問題讓他活躍於國際舞台,不僅能拉抬盟友敘利亞總統阿塞德、確保俄軍能派駐中東,且強化俄國做為權力掮客的地位。

▲北韓金正恩 搶盡全球目光

金正恩於元旦開嗆,北韓試射射程可達美國的洲際彈道飛彈的準備進入最後階段,川普當時推文說不可能,但往後的11個月,北韓完成16次飛彈試射和1次核試爆。今年,金正恩顯然在和川普的唇槍舌戰中暫時勝出,但明年尚難預料,因戰爭疑慮擴大,國際社會對北韓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

▲沙國穆罕默德 革新受年輕人力挺

追求改革的沙國王儲穆罕默德因開放電影院、解除女性開車禁令、限制宗教警察等舉措,在國內受到年輕人歡迎,在國際上也成為川普和其他國家領袖前進阿拉伯世界的對話人。但因掃貪和支持出兵干預葉門內戰引發質疑,未來一年將遭遇考驗。

▼德國梅克爾 選票流向極右派

今年對梅克爾而言可說是艱困一年,她先是要修補與美國總統川普關係。隨後她將注意力集中在9月德國大選,盼能續任總理。但她所領導保守派政黨,卻有超過100萬選票流向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梅克爾雖仍是德國總理,她必須盡快籌組聯合政府以迎接2018年挑戰。

▼緬甸翁山蘇姬 洛興亞問題被撻伐

今年洛興亞人遭緬甸軍驅逐,翁山蘇姬的諾貝爾和平奬光環就此黯淡。緬甸民選領袖翁山蘇姬曾被譽為東南亞民主的希望;但現在聯合國、美國紛紛譴責她為境內若開邦「種族清洗」洛興亞人辯護。雖然翁山蘇姬危機當前,她在國內仍獲得民眾普遍愛戴。

▼英國梅伊 政府大員都落馬

英國今年國會重選後,梅伊領導的「保守黨」失去多數優勢,迫使她不得不和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合作。但梅伊此舉遭外界批評,讓英國脫歐中北愛邊界問題更加複雜難解。

另外英國政壇受嚴重性醜聞影響,梅伊倚重首席大臣葛林,以及國防大臣法隆都因此下台。再加上國際發展大臣派特爾也出包,短短時間內梅伊政府就損失3名大將。梅伊首相位置可能遭取代傳言甚囂塵上。但梅伊今年帶領英國脫歐談判成功邁入第二階段不容忽視。隨著下一階段談判到來,梅伊明年處境可能如同今年一般艱困,領導能力也將備受挑戰。

▼西班牙拉霍伊 加獨問題難解

如果可以,拉霍伊應該想忘記整個2017年。因為今年加泰隆尼亞獨立危機,讓拉霍伊政府身陷佛朗哥將軍獨裁結束後,西班牙最嚴重憲政危機。加泰隆尼亞舉辦獨立公投片面宣布獨立,效力卻未被西班牙當局承認。

拉霍伊旋即收回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權力,由中央政府接管。但許多人卻認為拉霍伊小題大作。因為馬德里也有獨立公投前例,西班牙政府大可照之前不予理會,避免民眾發生強烈肢體衝突。除非這代表拉霍伊承認,加泰隆尼亞獨立危機確實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