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疫情:我们曾熟悉的全球化世界再也回不去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20-04-23 08:01:37 ]


我们曾熟悉的全球化世界,终究是回不去了

很多从前难以想象的事情

疫情之后就有可能发生

「全球化:进或退」


过去很多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高度全球化的生活。

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想要的商品,也可以将商品卖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资本在全球间大规模流动,跨国公司们可以到另外一个国家开设工厂,也可以投资甚至收购别国的资产;普通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旅行、留学甚至定居……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但是疫情之后,我们曾经熟悉的这个全球化世界,可能会变成另外一幅模样。

新刊上线| 我们曾熟悉的全球化世界,终究是回不去了

疫情的大规模爆发,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过度全球化的风险。正是因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程度,国与国之间大量而频繁的商务、旅游、教育等活动,为疫情的快速扩散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途径。从全球的疫情地图来看,很多疫情重灾区,也都是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地区,比如美国的纽约州、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大巴黎地区、意大利的伦巴第大区等,这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全球化对疫情的推动。

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全球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封国”。曾经的地球村,现在已经分割成一个个孤岛。将来即使在疫情之后出现解封,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往来,也未必能回到过去的状态。疫情的快速扩散,只是人们对对全球化最表层的担忧,对于经济衰退的恐惧,才是这一轮全球化退潮的最大推动力。

按照IMF的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负增长,在全球衰退面前,很多国家的本能反应就是实行保护主义,将别国商品拒之门外。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美国大幅提高关税,引发很多国家反击,当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进入高潮,一方面加剧了经济衰退,也使得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主导的第一轮全球化就此终结,直到“二战”结束之后,第二轮全球化才开始重新萌芽。

新刊上线| 我们曾熟悉的全球化世界,终究是回不去了

1931年经济大萧条期间,德国的第二大银行达姆施塔特国民银行在储户的挤兑风潮中破产。

这一次全球经济衰退,不出意外又将引发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事实上,在这次疫情爆发之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就已经抬头,尤其是特朗普上任之后,以“美国优先”为原则,不仅和中国大打贸易战,连欧洲盟友也难以幸免。这一次疫情导致各国经济衰退,将会使原本已经升级的贸易保护主义更上台阶。

除了贸易保护之外,疫情还让全球重新反思产业链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最早爆发疫情之后,由于全球制造业对中国产业链的高度依赖,很多国家的产业都受到了明显冲击,随着疫情持续升级,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发现本国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思,是不是应该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布局产业链,而不是过度集中在某些区域?而对于某些关键产业,即使本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从战略角度出发,是不是也应该让部分产业回流本国?如果这些想法最终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付诸实践,意味着全球化将出现更大程度的退潮。

疫情爆发之后,日本公布了一份经济救助计划,其中提到的“改革供应链”尤为引人关注,该方案计划拿出22亿美元,协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撤出中国或转移至其他国家。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也在4月初表达了类似的想法,表示为了鼓励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美国政府应该将相关的回流开支全部费用化,相当于政府为企业搬家买单。

当然,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帮助本国企业回流只是出于政府的想法,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会予以回应还是一个未知数。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政府和苹果公司。过去两年,特朗普多次喊话要求苹果公司将生产线搬回美国,结果,就在去年6月份,中美贸易摩擦最紧张的时刻,苹果公司反而将美国本土的最后一条生产线搬到了中国。

新刊上线| 我们曾熟悉的全球化世界,终究是回不去了

2016年9月16日,位于上海购物中心内的苹果专卖店。


最近几年,关于全球制造业撤离中国早就不是新闻,但实际上,国际资本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地转移的程度还是比较有限,因为中国虽然逐渐丧失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劳动力数量和素质仍具优势,产业链集群优势也很明显,更重要的是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很多跨国企业并不愿意仅仅为了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而远离自己最大的销售终端市场。所以,过去几年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制造业转移,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牢不可破,疫情爆发之后,全球产业链重置的可能性还是很高,很多从前难以想象的事情,疫情之后就有可能发生。

过去,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力不足,比如特朗普希望苹果公司将生产线搬回美国,结果苹果反其道而行之。从历史上来看,每当国家进入危机时刻,政府的权力都会膨胀。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表示,面对经济大萧条,民众只能求助于政府这种权力实体。在大萧条以及随后的“二战”,罗斯福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

这一次疫情爆发后,为了应对疫情和经济衰退,很多西方政府的权力都开始扩大,预计这种趋势短时间之内不会逆转,随着政府对企业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在疫情之后可能就可以实现。

从公司角度来看,过去跨国公司们考虑产业链配置,通常都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但是疫情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战略层面考虑问题,出于分散风险的需求,很多制造业产能可能会流向东南亚、非洲等全球更大范围,甚至回归本土。


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最近几年,全球化退潮早就开始暗流涌动,而率先退潮的,正是人类历史上曾经主导全球化的英国和美国。全球化有利于提高参与国家的整体福利,这似乎已经成为常识,但事实上,最近几十年,全球化的弊端也开始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人们可能过于夸大了全球化的好处,而忽视了全球化的弊端。

全球化早期的弊端主要体现为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现象,但是,由于这些国家的话语权较低,所以对于全球化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全球化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比如美国就一直认为全球化抢走了越来越多美国人的饭碗,美国制造业衰落就是全球化的恶果,所以最近几年,发达国家率先开始了逆全球化。

2016年,英国“脱欧”吹响了这一轮全球化退潮的号角,当年英国选择“脱欧”,主要就是担心在欧盟一体化的背景下被拖累,比如欧债和移民问题。英国“脱欧”成为近年全球化退潮的标志性事件。很快,美国也开始逐渐退出全球化。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成为美国的战略选择。美国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大打贸易战,同时还频繁退出各种国际组织和协议,“退群”成为特朗普时代的常规操作。和曾经的巅峰时期相比,现在的美国对于全球事务的兴趣已经显著下降。


2016年,英国“脱欧”吹响了这一轮全球化退潮的号角。

人类历史上有过两次全球化高潮。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站出来主导了第一轮全球化,缔造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一战”结束后,这一轮全球化开始退潮,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基本上终结了这一轮全球化。“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霸主,主导了第二轮全球化,全球化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特朗普上任后开始执行美国优先策略,美国主导的这一轮全球化也开始退潮。而随着疫情爆发,更将加速全球化退潮的趋势。

对于中国来说,第一轮全球化,还只是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参与,到了第二轮全球化,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赢家之一。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化的红利功不可没,反过来看,如果这一轮全球化开始退潮,中国也将成为遭受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

不过从更长远来看,全球化也不会就此终结,现在潮落,将来也还会再度潮起。

悬念在于,放眼当今天下,谁会是第三轮全球化的主导者?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大使#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都按下了暂停键,出现了所谓“全球化退潮”的说法。但在姚洋看来,疫情冲击下,中国的产业链并不会处于劣势。“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史无前例,全世界衰退的深度实际上超过了1929年的大萧条。”疫情对整个社会的冲击非常严重,但并不平衡,那么,“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真的会发生吗?

上一篇:两华人染疫死于家中 纽约华人社区震惊
下一篇:从经济到社会文化 紐約市恐难回到从前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