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A執行長拜里(David Baile)表示,他曾與各國藝文機構合作徵選,報名表的提問設計是讓報名者清楚自我剖析參加的目的和規劃,需要說明目前從事的工作及對未來的職涯發展期許、參與ISPA對於個人及所屬單位的好處、參與者將在ISPA年會做出什麼貢獻、從夥伴計畫得到的知識如何與藝術社群分享等等。
本次評審成員包括ISPA執行長拜里、ISPA董事會成員黃思緯(Cindy Hwang)、曾獲ISPA Global Fellowship的台灣表演藝術獨立製作人王序平及中華民國文化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主任張惠君。
評審團認為,許慈茵對於參加未來三年的ISAP台灣夥伴計畫具有明確的步驟和目標,除將積極與來自各國的入選者對話,激發討論和靈感外,也希望透過人脈累積在第三年提出跨國合作的具體規劃;陳玟臻則憑藉小島大歌串聯起台灣與南島原住民文化的成功歷程,將在ISPA年會分享此特別經驗,同時,所提出環保議題概念亦相當新穎。評審團表示,兩位入選者參與ISPA,不僅對其個人職涯有所助益,也將幫助所有ISAP參與者得以與台灣串聯並發掘更多潛在的合作機會。

許慈茵及陳玟臻將從2023年起,連續三年參加ISPA每年一月於美國紐約舉辦的年會,建立深厚國際人脈,協助台灣表演藝術接軌國際,發展國際交流、共創、合製等不同合作的機會。
此次是紐文中心首次與ISPA簽訂夥伴計畫,也是繼新加坡、香港、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荷蘭、丹麥、蘇格蘭及魁北克之後,第12個參加ISPA夥伴計畫的國家。
國際表演藝術協會是表演藝術高階管理人員的全球性協會,會員超過400人,遍布185個國際主要城市和地區,擁有龐大的人才網絡。入選者成為會員後,將與來自全球的劇場及藝術團隊、藝術總監、藝術經理、策展人等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