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昕(左)拍攝張宏圖(中)紀實短片。

2018年秋天,即將從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畢業的方昕開始了她的第一部紀實短片的拍攝–跟拍紐約的華人藝術家張宏圖,紀錄藝術家突破瓶頸尋找新靈感的過程。現在,這部今年製作完成的短片即將在多個電影節的展映,同時從事視覺藝術的方昕也從張宏圖的藝術之旅中得到了自己藝術上的啟示。

方昕1993年出生於深圳,本科畢業於波士頓大學新聞與社會學雙學位。並曾在全球旅遊網站rip Advisor以圖像編輯工作了一年。為了尋找更多的表達可能性,她來到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攻讀紀錄片,在畢業之際獲得紐約視覺學院最高獎項「寶拉羅德斯紀念卓越成就獎。」她的藝術實踐主要以靜態與動態影像為主,從以個人經驗角度的觀察於敘述出發,關注於少數族裔的個體生存狀態與身份問題,以及它們與全球化、可持續發展、記憶、和意識形態的共存關係。

2017年方昕在古根漢姆博物館的藝術家聯展上看到了的作品張宏圖的作品,當時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當她聯繫張宏圖去拍攝的時候,張宏圖已經有近四年因為沒有找到新的靈感,而沒有創作新作品了,所以在拍攝最初的三四個月裡影片進展緩慢。

年齡相差大毫無代溝

但當方昕跟隨張宏圖去參加堪薩斯州立大學的張宏圖個展時,當地的北美野牛讓張宏圖想起17歲時他第一次在北京動物園看到北美野牛,積蓄已久的創作激情突然迸發出來,讓方昕得以紀錄下張宏圖新作野牛系列誕生的整個過程。

方昕說,她雖然與張宏圖年齡相差很大,但作為移民她也在美國呆了八年,共同的移民背景和作為藝術家對這些經歷呈現的思考使兩人的溝通順暢毫無代溝。方昕說,在跟拍張宏圖之前,自己作為電影專業的學生學了電影史看了很多電影,但經常困惑在自己拍攝時如何跳開大藝術家的語言做自己的東西,張宏途引用清朝袁枚之語「平居有古人,學歷方深,落筆無無古人,精神始出。」幫她指點迷津,讓方昕豁然開朗。這種啟示在這部影片的後期製作中也得到了體現,「我需要平衡是要做一個傳統的人物紀實,還是加入一些我的看法。在剪輯跟制作的過程中,我選擇了後者,用一種我的藝術語言去呈現張宏圖老師。」她說。

目前影片已經入圍了聖路易斯國際電影節,羅德島電影節半決賽,紐約TIDE電影節、紐約Reel sisters of diaspora電影節和韓國EBS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也被新加坡電影資料館收藏。現在生活與紐約和深圳兩地的方昕說,希望將來繼續跟拍張宏圖,把這部24分鐘的短片發展為一部完整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