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於范.克萊本鋼琴大賽獲觀眾大獎的香港鋼琴家張緯晴(Rachel Cheung)與環球古典合作,推出首張國際專輯《Reflections》,彈奏蕭邦、貝多芬和拉威爾的作品。
專輯名稱取自莎士比亞《凱撒大帝》的一句話:「因為眼睛看不見自己,必須靠別的東西反映」(For the eye sees not itself, but by reflection, by some other things),張緯晴希望通過專輯反映人生不同的經歷,「蕭邦的24首前奏曲,宛如走過一場人生旅程;而選擇了貝多芬比較晚期的降A大調31號奏鳴曲,是想呈現出一種對世界的愛與包容;拉威爾的《鏡》更是和專輯名字有密切聯繫,五個樂章分別展現了大自然五種風景,情感非常豐富。」
《Reflections》於德國柏林Teldex Studio錄音,由曾獲格林美等多項大獎的資深監製Michael Fine製作。張緯晴形容錄音團隊非常專業,不但以24bit/196kHz最高規格錄製,Michael對音樂細節,如左手內聲部等,琢磨得一絲不苟。儘管部分曲目她在美國巡迴才剛演出過,但錄製過程仍令她獲益良多。
去年完成專輯錄製和後期製作,張緯晴便展開2022-2023樂季多場重要音樂會,包括與燈光設計師陳一云攜手,以嶄新手法演繹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而今年先後與歌劇天后Anna Netrebko和大提琴矚目新星Camille Thomas的合作,均獲極高評價。加上新專輯發行,成為她鋼琴事業的里程碑。
《Reflections》由香港環球古典及國際音樂廠牌Decca聯手打造,以2 SACD形式發行,並在全球各音樂平台同步上線,亦支援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
香港鋼琴家張緯晴獲讚譽為「既是詩人,也是戲劇家」,展現了「既精緻又具說服力的演奏」(達拉斯晨報),她在2017年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中晉身決賽,出色的演繹「富於想像力,令人矚目」(音樂美國), 並憑著「美學及技巧」(瓊斯劇場)深獲觀眾與樂評人喜愛,於網上票選奪得觀眾大獎。作為施坦威青年藝術家,她持續走訪三大洲並進行細膩動人的演奏,以台上優雅的演出揚威世界。
張緯晴於香港出生,以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師隨黃懿倫;爾後於美國耶魯大學音樂系師隨富蘭克,期間獲頒伊利莎白.帕里索傑出鋼琴家獎。
她在各大賽事中屢獲殊榮,先後於利茲、蕭邦、霍洛維茲、珍娜.芭侯雅、日內瓦國際鋼琴大賽上獲獎。
2019年,張緯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授藝術家年獎。2022年,她獲委任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的演藝專責委員。張緯晴將於6月前來美國宣傳這新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