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武汉的一大批餐馆老板致信市政府,要求减免租金、发放补贴贷款和工资补贴。他们说,这场流行病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刘东舟想放弃自己生产鱼丸、鸡丝和其他冷冻及加工食品的公司。现在,他希望在下周重新开始运营,但预计将裁掉80名员工中的五分之一。
45岁的刘东舟听说了很多有关政府帮助小企业的政策。但他认为短期内自己不会有什么机会。
虽然当局允许人们离开武汉,但刘东舟说,他所在的社区最近也加强了对居民活动的限制。他感觉周三并不是一个里程碑。
周六,武汉,在一个隔离的老居民区,人们在跳舞。 ALY SONG/REUTERS “这对老百姓来讲,解封跟不解封还是没有太大的区别,”他说。
销售主管严卉在武汉为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一家子公司工作。因为担心传染,她的老板对于让太多员工返岗持谨慎态度。
“咬着牙也要坚持一下吧,”她说。“毕竟这么大的公司 。”
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这是过去几个月武汉生活的一大特色。
今年2月,严卉在武汉
新建的火神山医院住了15天,与病毒做斗争。疫情暴发后,她在家里囤了很多食物。当她从医院回家时,它们已经变坏了。
她目前仍在休病假,尽可能帮忙处理公司事务,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休息。她已经两个月没见到父母了,尽管他们就住在隔壁的公寓楼里。
这样的经历改变了很多事情,对严卉来说,它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优先事项:健康和家庭第一。工作、事业、成功——所有这一切都是次要的。
她早就说过要这样调整自己的生活。“但是没有真正做到。”
这场磨难也帮助她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家乡。
草看起来更绿了,树看起来更茂盛了。她公寓外的花园里好像有了更多的小鸟。
“武汉在这个疫情前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严卉说。“北上广深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但是武汉是刚刚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