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起,《海西晨報》開辦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兩年后,與《旺報》合作,並邀請讀者投票。
今年兩岸網友共推介漢字180多個,經兩輪投票選出10個候選字。最后,在逾500萬張選票中,“創”以48萬張選票奪魁,“復”“盼”分獲第二、三位。
“創”成為年度漢字,《海西晨報》副社長潘興軍認為應從兩方面解讀,其一是發端、創新。2017年,大陸提供優惠的政策、寬鬆的環境吸引台胞“西進”,更多青創基地在兩岸設立;共享單車、人工智能、移動支付等科技運用愈加廣泛,創新思維改變着民衆生活,為兩岸各項事業提供新機遇;中共十九大的順利召開開創新時代,報告中的涉台表述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其二是創傷。這一年,世界範圍內戰爭、恐怖主義事件頻發,自然災害時刻威脅民衆生命安全;不可否認,台灣經政黨輪替后,社會事件被政治操弄、“去中國化”行為等對兩岸社會皆造成一定傷害。
近日,“茫”字在“台灣2017代表字大選”中奪冠。潘興軍認為,兩岸網友共同評選漢字,“創”字顯示出對未來持樂觀、積極態度。大至國家、小至家庭,只有不斷創新才有生存空間,才能撫平創傷、面向未來。
參加此次評選活動的台北書院負責人林谷芳表示,連通兩岸的中華文化要離開對漢字的關照是不可能的,漢字的歷史延續性對兩岸文化發展具重大意義。兩岸關係無論身處高低潮,只要將漢字作為媒介持續溫潤文化交流,兩岸的未來就始終會有文化的連結。
《中國時報》發行人暨《旺報》社長黃清龍说,這些年各面向的兩岸交流活動不少,但文化交流最為重要。一年一度的漢字評選活動定會成為歷史的重要記載,期待兩岸同胞共同將祖先遺留的文化資産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