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房租和最低工資飛速上漲、政府監管政策又多如牛毛,使很多小生意不堪重負,精工印務老闆周國炎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諸多壓力下,精工印務在廠房安排和業務範圍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以期在轉型中求生存。
從香港移民來美的周國炎原本從事銀行工作,但他很快意識到華人在美國大銀行工作玻璃天花板問題難以避免,逐漸萌生自己做生意的念頭。1993年周國炎收購華埠精工印務,憑著生意人天生的敏銳嗅覺和洞察力,他竟然在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印刷行業做得風生水起。到2007年,原本只有850呎廠房7名員工的精工印務已經發展成擁有1萬8000呎廠房物業和30多名員工企業,精工的產品也因為印質精良獲得了業界多項大獎。
但周國炎說,現在小商家生存境況越來越艱難。紐約的最低工資已經從5年前的7.25元上漲到了到15元,漲幅高達一倍。再加上租金高漲,已使小商家雪上加霜。而近年實施的帶薪病假更給小生意帶來沉重的負擔。周國炎說,最低工資調漲和帶薪病假這些新法,對大公司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員工本身起薪已經很高,同時也享有這些福利,但對小公司可謂災難。「我們30多個員工,按法律規定每人每年最多9天帶薪病假,相當於我們每年多出4萬多元的成本,相當於要多請一名員工。」周國炎說。他說紐約小生意的情況在將來曼哈頓擁堵費開始徵收以後會更加慘淡,因為商家進貨的卡車進城都要增加費用,「這些費用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他說。
為了應對這些負面影響,精工印務今年已經開始把業務擴展到包裝盒領域,主打化妝品、小商品等小型包裝盒的印製,為了適應包裝盒生意所需要的大面積廠房,精工還賣掉了長島市的自購廠房,遷到紐約上州Maspeth租用的3萬5000呎廠房。「印刷已經是夕陽產業,這次轉型算是我們的危機管理。」周國炎說。
但即使業務範圍的拓展能夠幫助精工這樣的小生意度過當下的難關,未來新科技浪潮的衝擊也無法避免。「現在從中國到美國到處都在搞自動化,但小生意經費緊缺,購入自動化設備本來就有困難,而且實現自動化以後那些工人怎麼辦?」周國炎說。
周國炎說,他非常懷念彭博擔任紐約市長的時期,政府推出的小生意輔助政策讓這個行業蓬勃發展。「小生意很多是僱用新移民,像我們僱用毫無技術的學徒工,把他們培訓成技術工人,為政府解決就業,也減少了政府的福利支出,彭博市長自己是生意人,他對這點看得很清楚。」周國炎說,現在彭博出來選總統,他已經在動員家人朋友為彭博投票。「如果他可以當選,說不定還可以幫小生意走出困境。」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