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下屆皇后區長的民主黨候選人,在公立學校教育改革,遏止校園霸凌和學生曠課等議題,有不同的聲音。

現任皇后區長卡絲成功當選皇后區檢察官,皇后區長職位明年二月補選,目前已有7名民主黨籍候選人宣布競逐,並且在皇后區不同社區展開競選活動,在不同的社區組織舉辦的政見與皇后區民生問題辯論會,火味濃厚。其中增加公立學校教育資源,解決部分學區學生曠課率高問題,交通改善等是未來皇后區施政最重要環節。

誓師競選皇后區長的民主侯選人包括包括皇后區中村(Middle Village) 30選區前市議員伊利沙白.克勞利(Elizabeth Crowley),洛克威東南皇后區31選區市議員李查斯(Donovan Richards),長島市26選區市議員布萊默(Jimmy Van Bramer),貝賽、大學點及白石鎮19選區市議員彼得瓦隆(Paul Vallone)、阿士多利亞22選區市議員康斯坦丁(Costa Constantinides),州眾議員辛德曼(Alicia Hyndman) ,米蘭達(Anthony Miranda )等。
參加皇后長競選的所有候選人,相同意見是,政府應將教育資源集中,為公立學校教育發展計劃,師資等提升提供支援。

 
校園霸凌無法遏止造成學生曠課

 
康斯坦丁表示,造成皇后區學生遲到或曠課的原因之一是皇后區交通欠缺完善規劃,整頓刻不容鍰,他指出現於道路交通阻塞,學生上學遲到或完全缺課的另一個原因。他說若當選皇后區長,首要工作是製訂一個適合皇后區的交通計劃。康斯坦丁並強調了他支持加強科學數學等的STEM課程,並為消除種族仇恨罪案等為重要施政目標。
布萊默說,他從教育工作者那裡獲悉,應對慢性曠課的最佳方法,其中包括學校代表到這些學生的家中並與父母交談。他補充說,校園霸凌可能是學生不願踏入課室另一個原因。
布萊默說:「遏止不同方式的霸凌行為,絕對至關重要,每間學校,社區都應是是安全的場所,因此,要解決霸凌行為以及任何其他針對兒童的暴力行為,才是解決公立學校學生曠課有無減的關鍵所在。」
角逐下屆皇后區長職位的候選人,米蘭達是唯一的非當選民意代表,他的教育政見也與其他對手不同。他指出,加強家長教師協會,解決課室人滿為患以及與社區合作,是有效解決公立學校過度擠迫和鼓勵學習的政策。
教育方針的製訂,康斯坦丁說他會強調STEM課程。辛德曼以她擔任社區地區教育委員會主席時,如何擺脫分區中學和高中的經驗作為教學方向;克勞利承諾任命「尊重多樣性,透明度和公平性」的領導者;李查斯說,他將推動多樣化的課程和教師隊伍;布萊默表示,他贊成向公立學校提供更多資源,為那些為無家可歸或居住在臨時住房中的學生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