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10月17日投票通過建設社區小型監獄後,華人社區表示憤怒和失望,22日反監獄聯盟在聯成公所嚴厲批評市議員陳倩雯違背民意,並且已與律師團隊討論細節,以社區監獄土改過程違規提出訴訟,聯盟表示,市議會投票通過不是一個了結,而是漫長抗爭的開始。
堅尼路以南居民聯盟(Neighbors United Below Canal簡稱NUBC)成員李卓勳、許俊豪、馬泰、聯成公所主席黃達良及州議員牛毓琳昨(22日)公開指責陳倩雯支持社區監獄違規及背離民意,在市憲法上,ULURP到了市議會投票後,會有4個月時間才去到市長簽署,這段時間內,他們將與律師團隊討論細節,月內正式向紐約州法院起訴市政府,其中最大違規是監獄環境評估及把4區土改審核(ULURP)綑綁在同一ULURP,是嚴重違反市憲。
小型監獄計劃有很多©洞
馬泰表示,整個社區小型監獄計劃有很多©洞,其中包括選址不公開不透明,市府從白街125號到中央街80號再回到白街125號,都沒有向公眾交待選址的標準,計劃明顯不完善。
另外在環境評估(DEIS)上,社區反映了華埠交通改道、松柏大廈長者的健康影響、對四周小商業的影響等等,市府拒絕提供答案,整個監獄計劃沒有社區的參與及社區討論。
馬泰說,把4區監獄土改ULURP綑綁在同一個ULURP快速通過土改亦是違法,因為4個社區的族裔人口結構、社區狀貌、建築形態全然不同,市府卻把它統一處理,完全是違規行為。
馬泰又說,36年前市府在白街125號建監獄時,曾答應在四周提供停車位,但是監獄建成後,當初答允的泊車位卻落空了,所以現在監獄改動的所有改變令社區無法有信心相信政府。
許俊豪表示,市議員陳倩雯平日最喜歡強調「社區參與」,但在建監獄一事上,卻偏偏遠離社區,從最初選址及監獄藍圖上全無社區討論,也沒有讓社區參與。到了社區委員會上,第一及第三社區委員都表示反對監獄,但陳倩雯都沒有向社區委員作任何回應。
到了市議會投票前一日,突然向社區各個服務機構大派撥款,也是沒有社區參與,她所說及所做的都令選民失望。
中華公所及聯成公所表示,不要被市議會言辭所欺騙,這不是司法改革,這是對正義的顛覆。
統一土地使用審查程序旨在提供給在地民眾審查建案可能造成的影響。但此番市府執意將四個不同區域的建案綑綁一起,並將市議會聽證會局限於短短一日,使得有些民眾甚至被拒於門外。如果市長真的在乎正義,便不會以如此草率卑劣的手法運作整個程序,使得審查完全失去它的作用。
這是一份以「司法改革」為包裝、實質上給建商的大禮。如果市長真的在乎正義,他不會交出110億美元給開發商、去建造四座尚未設計的新監獄,而是將這筆錢投資於實質性的刑事司法改革以及紐約市房屋局、捷運系統、無家可歸者收容所、教育及醫療保健等其他處於老舊、急需維護的緊急狀態之公共部門。
公所呼籲,促唐人街的每個人都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並動用所有可用資源來支持「堅尼路以南居民聯盟」對市府的法律訴訟。無論市長和他的政治盟友多麼強大,我們都不會受到欺負。將糾正市府及市議員對華埠居民的冒犯、恢復正義。
牛毓琳表示,州政府剛剛通過快速審判及保釋改革目的是減輕等候受審及降低入獄率,卻不是在社區建監獄。作為州議員,她對市府不透明,無社區參與的建監計劃感到失望,並會與選民同行,抗爭到底。
李卓勳表示,該聯盟會緊密與律師團合作,月內提交訴訟文件,聯盟日內公布捐款帳號,希望反監獄的人積極支持,因為與市府抗爭耗資耗時,是一場漫長的抗爭,需要大眾的堅持及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