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村的茶館Luv Tea並不在繁華主街上,這裡一杯茶最貴可以賣到45元,在紐約這樣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上,這樣的一家店聽上去似乎很難存活。這家茶館一開始也的確舉步維艱,但如今這家經營了三年的茶館卻越做越火,共同創辦人之一萬迪說,這和店員都懂鴉片戰爭的歷史有關。
在北京長大的萬迪七歲時隨父母移居新加坡,14歲時全家又來到美國。在美國讀完物理系本科後,萬迪又去英國念碩士,攻讀中世紀哲學和歷史。畢業後,他先是在英國的博物館裡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又回到美國投身創業,從社交平台,到指導男士著裝的網站都做過,積累了不少拓展市場的經驗。一個偶然的機會,萬迪結識了台灣茶園世家出身的王婉蓉,2016年情人節這天,兩人合作創辦的Luv Tea在西村開業了。
開業第一年生意非常差
兩人原以為,王婉容家族出產的優質台灣烏龍茶加上他們在本地二次烘培的技術,肯定可以所向披靡。沒想到開業第一年生意非常差,「那時候一天能賣出三杯茶我就非常開心了。」萬迪說。而現在這家小茶館今非昔比,茶品從泡茶到茶酒有不少花樣,而價錢則是從6元到45元一杯不等,客人進店後常常發現已經滿座。萬迪說,現在跟第一年相比,茶並沒有變化,但店員跟顧客之間增加了有關茶葉歷史的溝通,他自己也在店裡開課,教授茶道和茶葉歷史,吸引了大批顧客。
萬迪說,很多人知道中國人飲茶歷史悠久,卻不知道鴉片戰爭的起因跟茶有關。原本喜歡飲茶的英國人是用銀子從中國換茶葉,但英國銀子儲備不足之後,開始用其殖民地印度所產的鴉片去換茶,最後引發了鴉片戰爭。而台灣的烏龍茶則是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蘇格蘭商人John Dodd發現台灣島的溫度和濕度極其適合種植茶葉,他與合作夥伴開始大面積種植和推廣,才成就了台灣特有的烏龍茶。
萬迪說,作為學歷史出身的人,他本來就對這些史料很感興趣,自己廣泛閱讀。但現在才發現,在茶館裡增加歷史內容還是有效的市場推廣的手段,因為這些知識不僅有趣,更在客人和產品之間建立了聯繫。現在就連在Luv Tea做服務員都要先接受歷史培訓。「在我這兒工作不懂鴉片戰爭是不行的。」萬迪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