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4日)就是除夕,不少華裔民眾提早購置年貨,華埠多家商店和年貨攤位前人滿為患。
每到春節前夕,陳氏夫婦就會在喜士達街的香港超市門口擺攤賣新鮮花草,已經連續10多年。陳太太表示,劍蘭、銀柳和富貴竹最受歡迎。「廣東人過年一定會在家裡擺上銀柳,『銀』代表發財,『柳』諧音粵語的『樓』,所以銀柳意味著有錢又有樓,非常討吉利。」她說,「劍蘭也是過年期間的爆款,劍蘭花從上往下綻放,寓意事業或學業節節高升,而且它形狀像長劍,中國人相信它可以擋煞辟邪。」她表示,過年之後來買花的客人會明顯減少,因此擺攤只持續到大年初一。
金門超市的老闆陳希表示,近日超市生意紅火,不僅是因為購置年貨的顧客增多,還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不少客人認為中美間的貿易談判後,華人超市的物價會上漲,所以紛紛在這段時間買東西囤貨。這一點讓我有些意外。」他表示,通常春節和聖誕節都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候,顧客喜歡購買禮盒裝的糕點送人,或買一些糖果和蜜餞接待客人,甜甜蜜蜜迎接新年。
位於勿街的水果攤前人滿為患,不少顧客正在挑選橘子。員工鄭先生表示,「橘」讀音接近「吉」,廣東人過年一定會在家裡擺一些橘子,以祈求新年平安吉祥。顧客張珊迪(Sandy Zhang,音譯)表示,她來自中國北方的瀋陽,在老家過年沒有買橘子的習慣,移民紐約以後受當地華人的影響才開始養成這個習慣,「也算是入鄉隨俗吧。」

顧客搶購劍蘭、富貴竹和銀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