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近90歲的華人老翁希望回到香港落葉歸根,但卻苦於沒有護照或者任何的證明文件,證明自己是香港人的身分,因而遲遲不能成行。幸好有熱心人士的幫助,使得他可能成行。
87歲的布碌崙老人黃學炎說:「我60多年都沒有回過香港,現在想回去見一下在香港的親人,以及在我父母的墳墓前拜祭」。由於黃伯從來沒有申請綠卡或者入籍,所以沒有美國護照,再加上自己的香港身分證在數十年前已經遺失,他現在所以不知如何歸港,因此在日前前往了布碌崙的非營利機構亞總會求助。
廣州出生 年幼時遷港
黃伯稱自己1932年在廣州出生,年幼時跟隨家人搬遷到香港。與早年移民的人士不太一樣,原來黃伯有「沙紙」(文憑)。他稱自己當年從香江書院拿到了文學學士學位後,在1957年以公派學生的身分前往西德的弗萊堡大學(Universität Freiburg)留學,並在兩年後赴美,在馬里蘭州的天主教學校聖瑪麗山大學(Mount Saint Mary’s University)完成歷史系的學士學位。由於懂得英文,黃伯稱他此後從事電影膠卷的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最多時有數十萬元的積蓄。
但事過境遷,由於理財和投資決定不善,黃伯目前積蓄已經所剩無幾,靠著遠在英國的一個外甥時不時的援助,再加上自己幫人做會計所賺得的些少錢,勉強能夠維持自己目前每月300多元的房租。被問起為什麼當年沒有申請入籍時,黃伯稱原因是自己年輕時經濟很好,所以沒有想過要領取福利,也就沒有想過要入籍。他說:「當年入不入籍都一樣,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但由於現在在美國沒有福利,黃伯現在希望能夠回到香港,投靠在香港的親人。
亞總會協助申請相關證件
在亞總會的會議室內,黃伯攤開了一堆已經他保留了下來、塵封了多年的文件和信件,其中有例如海軍陸戰隊(US Marine)在1961年寄出的一封信件,呼籲黃伯申請入伍,又例如於黃伯在美國大學畢業時的年鑑,但卻偏偏能夠證明他是從香港來的資料。
但在亞總會會長陳善莊、副會長姜書棟和一幫人心的幫助之下,黃伯發現了原來他當年在德國念書時,學校寄給他的信件抬頭寫上了他在深水埗的地址。
隨後,陳善莊打通了紐約中領館領事李清的電話,交待了王伯的情況,並安排了王伯前往中領館申請回港所需的文件。
黃伯(紅箭所示)當年從美國大學畢業時,十分的帥氣。
在眾人的幫手之下,黃伯發現原來他德國大學在1957年發出的一封信件上,著有他在香港的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