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競選皇后區遺產財產法官一職的莊卡珊(Cassandra Johnson)於18日到訪星島日報,與星島日報北美行政總裁梅建國與總經理何力展開交流。除了重視法官角色和法庭的人情化與高效性塑造外,莊卡珊亦冀能夠就社區所不熟悉的遺產財產司法程序等事宜進一步做以教育普及,令社區了解相關流程,做好準備的同時也能夠真正被傾聽。
莊卡珊出生於遠洛克威(Far Rockaway),成長於皇后區東南部的皇后村(Queens Village)。母親於19歲從海地(Haiti)移民來美,並於莊卡珊幼兒園時期前往聖約翰遜法學院攻讀,後成為一名律師,並在皇后區和布碌崙均有著自己的辦公室。而莊卡珊則於高中起開始參與到母親的工作輔助中,一直延續到大學時期。如此耳濡目染,也逐漸塑造了她對司法公正與公民參與的熱情,遂將職業規劃從工程領域轉向了司法領域,並相繼攻讀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莊卡珊目前是一名皇后區高院的法官,此前曾為一名民事法官。談及競選遺產財產法官一職,莊卡珊將目光集中在了法官的角色上。以往經驗來說,莊卡珊的工作領域總是圍繞著家庭事務、敏感事務以及複雜食物,比如離婚財產分割、合麝P係出現問題需要終止關係等待。在她看來,法官是一個通過改變生活來賦予人們能力的角色。而考慮到自己的背景,她則希望構建一個充滿同情心的法庭。令許多來到法庭但覺得未被傾聽或支持的人無論是否有律師,都得到公平的對待,與此同時亦對整個流程有所了解:「因為你覺得自己得到了公平的對待,和我覺得我給了你公平的對待,這是兩回事。」除了重視法官的角色和法庭的人情化塑造外,作為統籌著法庭不同部門的管理者,莊卡珊希望能將高效的運作帶到遺產財產法庭,令人們繼續對法院系統抱有信心。
對於包括亞裔社區在內的許多少數族裔來說,莊卡珊認為了解整個程序的運作很重要,比如確保有正確的文書以及如何來完成相關文書。如有律師,則會有律師處理好這些事情無需擔憂。但很多時候人們並無準備文書等方面的意識,只依據於口頭協議等無法受到法律保護的協議。因此加大教育普及工作在她看來亦是必須。
除了利用此次競選機會對社區展開教育普及對話外,莊卡珊亦早自2018年起便在司法學院任教,並與律師協會一起開設了不同的教育課程,未來亦冀在自己能夠提供的範圍內,對不同法院進行教育普及。
相較於競爭對手,莊卡珊將自己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了兩方面。其一,對於法官所扮演的庭上人性化角色和整體的管理統籌角色,莊卡珊均認為自己更勝一籌,認為皇后區律師協會的嚴苛篩選與審查已說明了一切。其二,她強調自己早自2017年起便在相關領域擁有實踐經驗,並創建了一個至今仍在高院使用的試點項目,即將離婚的公平分配部分和取消抵押品贖回權訴訟相結合。
「無論我做了什麼,我都會深入研究,不僅僅是為了精通其中,也是為了確保人們感到自己有機會訴諸司法。」莊卡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