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儀已經將這些選民的資料送交給紐約市選舉委員會和皇后區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其中部分選民簽署了聲明書,正式通知選舉委員會可能存在的舞弊。
本次法拉盛第20選區競選在現任民主黨籍市議員黃敏儀、共和黨和保守黨籍候選人白育青、「更好法拉盛黨」陳錦良之間進行。
《皇后區紀事報》(Queens Chronicle)11月2日說,它所獲取的政府機構記錄顯示,受質疑的郵寄選票申請表由九個人代表選民領取,他們代領了690張不在籍選票。其中兩人與白育青競選團隊有關聯,一人與陳錦良競選團隊有關聯。
該媒體說,第20選區共有1,839名選民申請了不在籍選票,黃敏儀團隊向他們都發了信提醒防範,以免被人冒充,結果有46人做出了反應,其中有8人簽署了宣誓書,證明他們沒有要求不在籍選票。
在今年6月共和黨初選時,在初選結果出來之後,共和黨參選人陳錦良告另一名共和黨參選人白育青選票欺詐,8月皇后區紐約州高等法院以缺乏證據駁回陳錦良的起訴。
共和黨候選人白育青11月2日對本報回應表示:通過不在籍選票來投票,首先要申請,在選舉委員會核對簽名後,才發選票;選票送回或寄回,也要經選舉委員會核對簽字後,才能認定有效性;就像客戶去銀行取款,銀行要核對了簽名才允許提款。那麼,怎麼可能拿到選民的簽字呢?更不要說有幾百個人的簽字;另外,對手說有四十多人提出反映,但又無名無姓,是否真實值得懷疑。
白育青說,這是對手感覺到法拉盛要「翻紅」(選民支持共和黨增多),加上選民對法拉盛的治安、交通、攤販問題不滿,而感到緊張,為了競選而採取的手段。這樣的不正確信息會誤導選民;也會讓選民對選舉委員會、選舉程序失望、失去信心,所以他反對散發不正確信息。
陳錦良說自己踏實、正規競選,但沒有回應《皇后區紀事報》對不在籍選票的報導及黃敏儀團隊的聲明。
黃敏儀則建議那些認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申請了不在籍選票的選民,在提前投票期或選舉日當天到投票站使用「宣誓選票」(affidavits)。她並呼籲對不在籍選票有疑問的選民撥打929-430-6907留言,她的競選團隊將會告訴如何申訴,也可協助選民查詢是否被申請了不在籍選票。選民也可致電選舉委員會查詢:718-730-6730.
普選提前投票已經開始,法拉盛市議會第20選區有46位選民的缺席選票(absentee ballot)疑似遭到冒領,其中34位是華人。這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當地有800多位選民的選票由第三方領取,這些選民絕大部分是華人。當地市議員黃敏儀的連任競選團隊已經遞交資料,通知有關部門可能存在舞弊情況。
黃敏儀競選團隊表示,他們曾發信給超過800位選民,提醒他們可能有第三方代替他們到選舉局領取此次普選的缺席選票。自從寄出這封信以來,該團隊收到46位選民的電話,他們稱自己沒有申請缺席選票,更未授權第三方代領,代領者也從未將選票送達。該團隊已經把有關資料遞交至市選舉局和皇后區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其中8位選民簽署宣誓書,確認沒有索要缺席選票,還有更多人打算簽署宣誓書。
城市記錄顯示,這些可疑的缺席選票申請表指定了9個人代表申請者領取選票,其中一位名叫黃喬欣(Qiao X. Huang,音譯)的人與第20選區獨立黨候選人陳錦良的競選團隊有關。陳錦良在2日沒有直接回應此事,他只表示自己多年來都在義務服務法拉盛社區,競選中很多熱心人士、義工和好朋友都在默默付出,他呼籲選民踴躍投票。
這9名「代表」中,還有兩人與第20選區共和黨候選人白育青的競選團隊有關,他們是馬寶鴻(Baohong Ma,音譯)和任依萍(Yee Ping Yam,音譯),他們也是今年夏天一起訴訟案中被點名的人之一。當時初選已結束,陳錦良在訴訟中指控白育青欺詐選民,此案被皇后區最高法院法官卡羅拉斯(Robert Caloras)駁回。
白育青競選團隊回應:「正如法官裁決的那樣,不存在欺詐行為。我們相信選舉委員會在管理和接受缺席選票方面的程序,我們將繼續努力贏得市議會席位。」他們補充道,「錯誤信息的傳播確實讓選民感到沮喪,他們對紐約州在獲得投票權方面提供的設施不信任。」
選民可查詢是否申請缺席選票
黃敏儀競選團隊發言人羅本斯(Joe Reubens)表示,目前只有40多人站出來稱自己的選票可能遭到冒領,其中34位是華人。當地800多位選票由第三方領取的選民中,絕大多數也是華人,「很不幸地,其他競選團隊利用移民社區英語非第一語言的特性,破壞選舉的公正,也破壞選民對選舉機制的信任,而移民社區的投票率原本已經很低了,如不及時遏制這樣的行為,恐將雪上加霜。」
黃敏儀呼籲對缺席選票有疑問的選民撥打 929-430-6907,留言給她的競選辦公室 (可說中文),競選團隊將會告知選民如何申訴不正當的缺席選票,也可協助選民查詢自己是否被申請了缺席選票。選民還可以直接致電選舉局查詢,電話是718-730-6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