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911恐袭事件22周年 民众回忆与反思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23-09-10 07:52:05 ]

 

「你知道嗎?在第二架飛機撞上世貿中心2號大樓前3分鐘,大樓裡的人聽到大樓廣播說『大樓安全了,請返回您的辦公室。』有些人聽從了這一建議。但幸運的是,許多人沒有。這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2005年發布的298頁報告的內容之一。」在9‧11恐襲事件的22周年前夕,這條推文在X平台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有1600多條回覆,6400多次轉發和500多萬次瀏覽。

《大西洋》雜誌前編輯卡爾森(Benjamin Carlson)在X平台上附上報告連結以及部分文字截圖,他繼續寫道:「為什麼9‧11事件中通過疏散大樓而倖存的人數是死亡人數的四倍?他們違背了權威。他們使用電梯。他們離開了辦公桌。他們逃離了建築物。急救人員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竭盡全力。但他們的建議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致命的。如果聽取他們的建議,還會有多少人死亡?」

卡爾森的推文掀起了對於9‧11恐襲事件的回憶和反思,對於安全和權威建議的關注,同時也激發了關於類似事件以及當前社會環境下人們如何做出決策的討論。本報記者收集了一些推文討論內容,供讀者思考。正如其中一名網友@Aishwarya11Mar所言:「即使在今天,人們也能從中吸取教訓,從而避免此類錯誤。這都是一些非常痛苦的經歷。」

其中一些人開始探討為什麼當時有人聽從了大樓廣播的建議返回辦公室。@ButtercupPB說:當然,他們並不知道第二架飛機會撞上第二座塔樓。第一架飛機撞擊後,人們最初認為這是一起意外事故(而非襲擊),因此他們可能認為留在原地較為安全。由於碎片和大火從另一座塔樓傾瀉而下,疏散非常危險。

@dwins60說:世貿中心採用了分區防火設計,鼓勵居民在火警時留在自己的防火區域內,而不是嘗試逃離大樓。這是因為這些建築物的樓梯間和電梯並不適合在火災中使用。因此,該廣播通知在技術上是正確的,但基於錯誤的假設。

 相信直覺

這引發了對於信息準確性和對權威建議的信任度的思考。@KJisms說:公平地說,這是事後諸葛亮。但另一方面,質疑權威是人的權利,要冀K遵循自己的直覺。@Longevity_EDU: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教訓,它強調了這樣一個事實:擁有「權威」並不意味著你就「正確」。最終,你需要評估所提供的建議並做出決定。

@hfthelion:最終,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不可能外包。@lennygov1:是的,做一個獨立思考者,你就是你自己的命運(設計師)!

@duncsjr:軍隊中有一個概念叫「智能不服從」(Intelligent Disobedience),這是指在特定的情況和明確的規範下,士兵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和良知,拒絕執行錯誤或不合理的命令。這個概念源於導盲犬的訓練,因為狗能夠感知主人忽視的威脅,並採取適當的行動。(導盲犬不僅僅是順著盲人的意志行事的「拐杖」,其本身保留若干程度的自主判斷餘地。)

逃出生天的人

另外一些人則分享了他們認識的人在9‧11事件中幸運逃出生天的故事。@MichaelMartocci放上一張3.5英寸(8.9厘米)的高跟鞋照片,說他的媽媽穿著這樣的高跟鞋在第二座塔裡上班,從四十多層樓儘快跑下樓梯,穿過布碌崙大橋一路走回家。@LisaLamagna說:據我所知,有40名日本銀行家至今還活著,因為有一個人告訴他們不要遵守這些指示。

@KateMartinell11:我的姐夫在菲茨傑拉德(Cantor Fitzgerald)的那層樓開會。他們被告知要留在原地。他預感不好,讓整個團隊從樓梯上撤離,救了那麼多人的命。@kathlee76574738:我知道有人的姐姐在南塔,正從樓梯上下來,但聽到廣播後又回到樓上。她死了,但繼續撤退的同事卻逃了出來。

@peterstringer:在第二架飛機襲來前,我們被告知留在原地、等待指示。我對老闆說:「如果我們都還在這裡,你明天就可以解僱我。我得走了。」她回應說:「你可能是對的。回家。」我步行回家了。那時我還是個新手。許多資深高管因害怕做出簡單的決定而猶豫不決。如果我當時四十多歲,也許也不會這麼果斷?我永遠不會知道答案,但我清楚地記得,當國家明顯受到襲擊時,坐在那個小隔間裡毫無意義。

@heather_hear:雷斯科拉(Rick Rescorla)在9‧11事件中無視敦促人們留在原地的廣播,拯救了至少2694條生命……@geomc63·7月19日:我知道。摩根士丹利副總裁雷斯科拉是一名越戰老兵。自從1993年伊斯蘭主義者卡車炸彈失敗後,他認為他們會再次嘗試。他進行了疏散練習。是摩根士丹利把所有人都趕了出來。@Ssimms777:雷斯科拉平時要求所有員工在辦公桌下備有跑鞋,以便在必須通過樓梯疏散大樓時更換。@Toecutta1:我依稀記得許多立即逃離的人都經歷過1993年爆炸案,或受過那些人的教育。

還有一些人提及其它類似順從權威建議而帶來悲劇結局的事件,例如一艘從英格蘭到荷蘭的渡輪,以及韓國的某起悲劇。

對權威建議盲從的反思

最終,這場討論激發了人們思考如何從中學習並改善危急時刻做出決策的能力。@BlackPilledDAO說:坐下來,什麼都不做,等待被拯救。會出什麼問題?@Jinx_the_future:我們也不能外包我們的思維。我們必須形成自己的意見。

@GardenGekko:歸根結底,有協議(那天沒有協議)和人類本能+人群的智慧/愚蠢。只要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一些缺陷,那些持觀望態度的人就會效仿。社會心理學在這裡值得反思。

@truespeechonly:智慧和常識應該告訴你要不要服從。對政府及其機構的盲目信任對於靈魂和對幸福的追求可能是致命的。批判性思維和尊重法治是必須的。@QuantumMage:(官方建議)並不一定意味著是險惡的,它只是錯誤的。最好的建議總是來自你的內心。

這場討論也使人們重新思考了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所面臨的挑戰和困境。@Theo_TJ_Jordan說:我們人口中的一大部分已經被「專家階層機器」的東西完全所俘虜。這裡的「俘虜」不同於意識形態狂熱,如變性孩子。但只要停留在這個頻率上片刻,我們的人民似乎對所有這些專家、全球化、新知識唯命是從。氣候問題最能說明這一點。年輕人對它極其痴迷。大多數人只知道五句套話,邏輯混亂,盲目崇拜。而被困在其中的民眾呢?他們寸步難行,因為他們已經成了精神奴隸。

@cowboyshitz:是的,人類與自然相距甚遠,我們也可能成為獵物。@JamesHo23402569:這正是2A(憲法第二修正案)權利不可轉讓的原因。

引發討論的推文連結:https://twitter.com/bfcarlson/status/1681681445553618945


上一篇:川普仍是共和党多数选民首选但有挑战
下一篇:戚本洁接任法拉盛狮子会第37届会长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