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16人共用一廁所 紐約分租房拥挤易纠纷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23-09-03 08:55:00 ]

16人共用一廁所 紐約華社領袖談分租房經歷

在紐約生活,首要問題是應對高昂的租金壓力。在當地的華人新移民家庭中,共租公寓是家常便飯,幾乎成了在大城市生存不可避免的選擇。黃妮可表示,當她剛來到紐約時,也曾經經歷過這種共租的情況。

她說,初抵美國時,她一家五口租了一套兩房一廳的公寓。然而,不到一個月,她就發現付不起租金,只好把其中一個房間租給另一家也有五口之多的家庭,大家共用同一個洗手間。

幾年後,她家仍然與其他家庭共租,因為無法負擔房租。她說:「我們房間最多的時候是住到六個人,一層四房一廳就一個廁所,裡面住了16個人。」

這種居住環境不僅擁擠不堪,而且也容易引發各種矛盾和衝突。她舉例說,她的兩個小孩當時只有四五歲,非常活潑好動。那個家就這麼小,孩子每天都在她眼前晃來晃去。由於睡眠不足和壓力過大,她常處於一種崩潰的邊緣,往往按捺不住對孩子吼叫、命令。而孩子在家裡吵鬧玩耍,也會引起鄰居的不滿。

她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本身就不善於溝通,對方就會覺得你是故意的,就是因為居住環境的擁擠,加上生活的壓力,導致人非常焦慮,焦慮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對聲音特別的敏感,一點噪音就會很暴躁,並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她強調,這些問題環環相扣,而如果不學會有效溝通,每個家庭都將被困在這個狹小的空間中,矛盾將不斷增加。「我們要明白,這些矛盾通常不是因為惡意造成的,只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說這些事情。缺乏有效的溝通和應對方法。例如用『你吵到我了』等指責的語氣,而不是『我今天身體不舒服,可不可以小聲一點』等請求、商量的方式。」

錘殺案發生後,社交媒體上湧現各種關於參與者家庭的傳言和負面評價,至今沸沸揚揚,黃妮可呼籲人們以理性的態度看待這些事情。她說,無論新移民還是老移民,當遇到困難時,都應該主動尋求幫助,不要自己一個人扛。她認為,幾乎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共租和共享生活的階段,因此分享這些經驗對於社區建設和人際關係的改善有益。

黃妮可也分享了自己解決心理壓力的經歷。她回憶說,有一次隔壁房間的租客住院開刀後回家休養,而她的孩子正好放假在家,這讓她與那個鄰居的關係變得緊張,她每天收到投訴。為了減少衝突,她把兩個孩子送去別的地方寄住,並且儘可能在白天帶著孩子出去玩,讓他們釋放過剩的精力,避免在小房間裡吵鬧。但是這些挑戰也給她帶來了重重壓力和精神負擔。

後來,她選擇搬到一個華人比較少、租金相對便宜的地方,以換取更大的居住空間。她認為這是她做過最明智的決定之一,因為搬家後,她的壓力大幅減輕,她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改善,她終於能夠好好休息了。

黃妮可還提到,政府有一些情緒管理課程,可以教人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鄰居和社區組織等進行溝通。她覺得這些技能不僅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還讓她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但遺憾現在大部分華人還是出事後被法院強制要求來上課,主動來學的人很少。

「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到分租房錘殺案的表面對與錯。對於經濟困難的人來說,他們往往被困在自己的社區中,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政府提供的援助只是一種暫時的救濟,而不是一種長久的解決方案。政府可以幫助他們減輕經濟壓力,但不能解決他們心理上的問題。」

她最後說,這些事件背後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比如心理壓力、情感表達、情緒管理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社區重視和關注。她希望每一起悲劇都能成為一個警鐘,促進改善措施的實施,讓華人移民能過上更幸福和安全的生活

上一篇:华人司机华埠无端被打 西裔凶犯在逃
下一篇:华妇偷法拉盛昌发超市 店家报警被捕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