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16日公布去年的人口統計,顯示2022年出生956萬人,死亡1041萬,全國總人口14億1175萬,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為61年來首次負成長;紐約時報報導,中國2022年出生的人口少於2021年的1060萬,為連續六年下降;人口減少加上預期壽命的增長將使中國陷入人口危機,對中國及其經濟乃至世界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人口的減少其實並不意外,官方去年坦承人口2025年前將開始下降,但意外的是下降時間比預計提前;專家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大國,人口減少表明步入了關鍵時刻,在多年的出生率下降後,人口開始萎縮是一不可逆轉的趨勢。
爾灣(Irvine)加州大學社會學家王峰(Wang Feng,音譯)說:「長遠看來,世界將出現一個從未有過的中國:不再年輕、富有活力和人口增長,而是一個老化和人口萎縮的國度。」
去年經濟增長3% 大幅放緩
另方面,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3%,與 2021年8.1%的增速相比大幅放緩。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除了2020年經濟僅增長 2.2% 外,2022 年是自毛澤東去世的1976年以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最差的一年,主要也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去年的經濟成長速度是幾十年來最慢的,因為在疫情下長期的封鎖影響家庭和企業,凸顯北京在2022年底突然放棄的「清零政策」,希望有助於2023年經濟成長。
2035年 三分之一人口超過60歲
紐時報導指出,中國過去40年成為世界工廠和經濟強國,由於新生兒減少和人口老化,中國2035年將有4億人超過60歲,幾乎占人口三分之一。
人口老化的趨勢總有一天會使中國缺乏足夠的勞動人口來驅動高速增長,勞動力短缺將造成稅收減少,養老金體系面臨巨大壓力。部分專家認為,由於聯合國估計印度人口今年注定將超過中國,中國人口萎縮的後果可能影響全球秩序。
中國已採取減緩人口下降的措施,2016年放鬆實行35年的一胎化政策,2021年允許三胎,此後相繼頒布獎勵、減稅和購房等鼓勵生育的政策。
但專家認為,中國的出生率下降無法逆轉,中國與日本和韓國都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甚至低於人口代謝所必須的出生率,保證人口代謝需要的出生率為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
但中國政府的鼓勵生育措施沒有改變年輕人不想生育的現實,他們抱怨養育成本太高;北京33歲的攝影師張芮秀(Rachel Zhang)說,她結婚前就決定不要孩子,「我很堅定,沒有要孩子的願望,撫養成本、在好學區找房子的成本不斷升高,加深了這種想法。」
許多年輕人面臨照顧年邁的長輩和祖輩,也是不想生育的因素。中國在疫情期間實行嚴格清零政策,導致部分家庭長期分離,也是部分人不想要孩子的原因。結婚五年的28歲朱露娜(Luna Zhu)說,她的父母願意替她看孩子,她在有良好產假待遇的國企上班,但沒有興趣生孩子,尤其是過去三年,「許多事情太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