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戶華裔家庭此前通過現金的方式分別購入了布碌崙灣脊區一棟大樓內的20戶公寓。這棟大樓的華裔開發商雖然並無出售公寓的權利,但仍涉嫌非法售賣公寓後捲款逾四百萬元潛逃。隨著7月28日大樓的止贖出售將近,這批購房者可能會錢房兩空。為此,這些華裔家庭將在7月20日攜各界人士舉行記者會,以期聯合各方力量維權。
據代表幾乎所有上述20戶華裔家庭的律師古奇(Edward Cuccia)在7月12日介紹,華裔開發商吳希慧(XihuiWu, 音譯)在布碌崙奧文頓大道(Ovington Avenue)345號開發了一座25單元的住宅樓。他從一家銀行借了約六百萬元購買奧文頓大道345號後開始建設。2012年起,吳希慧開始在出售奧文頓大道345號的公寓。他還對潛在買家表示,已獲得了將單個公寓單元作為共有公寓出售的權利。事實上,他從未從州府獲得這一權利。
古奇表示,2012年至2015年間,吳希慧向20個不同的華裔家庭出售了20套公寓。他從買家那裡收到了超過400萬元後,這些華裔家庭搬入了公寓。吳希慧向買家保證,他們將獲得明確的單位所有權。但這從未發生。他隨後停止向銀行支付貸款,並攜現金消失。
據古奇介紹,購買房產的20戶華裔家庭在購房時沒有律師。他們都支付了現金,然後簽署了僅有一兩頁、甚至是手寫的、非常不專業的合同。買家在共同交了約四百萬元現金後搬入大樓。直至收到了大規模的止贖訴訟,他們才意識到有問題。他們非常擔心會失去房子。其中很多人恐會失去畢生的積蓄:一些人向吳希慧支付了30萬元至40萬元。
古奇通過賣車的例子來解釋這些華裔家庭的處境。古奇說,假設A租了一輛車,然後把車「賣」給B。B就開著車到處轉。突然B被銀行告知,他沒有權利買這輛車,因為這是租來的車。銀行隨後試圖收回汽車。那麼B最終可能會失去一切。B雖然可以回去起訴A。但是如果A跑了,B可能什麼也得不到。現在這些華裔家庭的問題是,房子比汽車值錢得多,且受害者有20戶。
法庭文件顯示,2018年10月11日,銀行開始了止贖程序。作為回應,20個家庭中的大多數已聯合起來對吳希慧提起訴訟。這些案件已被合併。今年5月20日,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斯威尼(Peter Sweeney)批准了每個家庭對吳希慧的判決。
但這並沒有阻止銀行。今年2月22日,布碌崙法官克尼佩爾(Lawrence Knipel)下令,允許止贖出售繼續進行。因此,奧文頓大道345號的止贖出售將於7月28日,在布碌崙最高法院進行。古奇說,目前州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正調查此案。截止12日晚,詹樂霞辦公室暫未回復本報記者的置評請求。
古奇表示,他將於7月20日下午2時,同這些華裔家庭在布碌崙8大道6521號的的翠園餐廳舉行記者會,以期嘗試聯合各方力量阻止止贖出售。即使這不能發生,他們也希望以某種方式確保這些家庭至少可留在他們的家中。

布碌崙奧文頓大道3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