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政治人物,許多人想到能言善辯的形象,而溫和謙遜、不善言辭的顧雅明在眾民選官員中獨樹一幟。2009年他首次當選法拉盛市議員時,很多人沒想到他會連任12年,成為最資深的市議員之一。本報以此專題,回顧他這12年來的酸甜苦辣,以及他的政策對法拉盛產生的影響。
當選市議員之前,顧雅明在法拉盛經營藥房多年,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連任3屆法拉盛華商會理事長,曾是法拉盛獅子會會長、第7社區委員會委員等,同時參加皇后區共和黨的活動,他逐漸萌生了參政的想法。
2008年,顧雅明以共和黨人的身分,挑戰現任州參議員史塔文斯基(Toby Ann Stavisky),最終敗選。第二年,時任法拉盛市議員劉醇逸轉戰市主計長,市議員的空位讓許多人虎視眈眈。顧雅明又作為共和黨人參選,不被各方看好,但最後爆冷勝出。
58歲的顧雅明如願當選,初入政壇有太多東西需要學習,而建議他轉投民主黨的聲音一直沒斷過。當時法拉盛第一停車場尚未動工,改建地標性建築物凱斯劇院、改善市中心街道環境、整頓色情行業等都在計劃之中,他尋求連任的心十分強烈。2012年他不出意外地加入民主黨,第二年他競選連任,得票率逾79%,大勝。
然而他第3次參選市議員就沒有那麼順利,2017年初選,他面對州眾議員金兌錫的妻子譚夕婁的挑戰。在初選前一個月,政治新聞組織City & State NY發表一篇名為「全市最差市議員」的文章,綜合出勤率、提案數量、社區回應時間、谷歌搜索量等要素,把顧雅明評為全市倒數第3的市議員,使其陷入低谷。
顧雅明沒有因此氣餒,打敗譚夕婁後,他的許多提案獲得通過。在任12年內,市議會通過他提出的15項立法、4項決議和1項土地使用,一共20項提案成為法律,其中11項都在最後4年任期通過。
顧雅明表示,他還有很多提案仍在進行中,即使他卸任,通過的提案數量可能還會增加。這些提案的目的從打擊騷擾移民租戶、改善311多語言服務、取締違規攤販等。
說起任內最大的遺憾,顧雅明認為是緬街人行道的攤販問題。2018年他提出禁止在法拉盛市中心部分路段擺攤(Stoop Line Stand)的法案,通過後在2019年4月實施,但疫情期攤販變本加厲,市府執法部門屢次突襲,但沒過多久攤販就捲土重來。顧雅明表示,他收到大量關於攤販的投訴,他迫切希望新市長加強執法,解決這一問題。
除了立法,顧雅明總結市議員的3大任務還有聽取民意、爭取經費。他很驕傲在任內為社區爭取超過2.4億元的經費,直接用於學校、公園、社區非牟利機構等,還用於開展文娛活動、耆老和社會服務,其中最受歡迎的項目包括為殘障和耆老屋主提供鏟雪服務、耆老免費交通項目、清除塗鴉等。
顧雅明十分重視學校品質,他很驕傲自己幫助選區內每一所學校獲得經費,這些錢用於升級學校網絡設備、禮堂、球場、攝像頭、空調等,還擴大了24Q小學和弗蘭西斯路易斯高中,增加學生席位。
推動5項地產開發
從前法拉盛被稱為「臥室社區」,意思是沒有主要行業的偏遠郊區。他很重視發展,上任以來推動5項地產開發,包括已經完成的一號富頓廣場(One Fulton Square)和一號法拉盛(One Flushing),以及正在進行中的法拉盛廣場(Flushing Commons)和天廣新天地(Tangram),還有處於規劃階段的特殊法拉盛濱水土地項目(SFWD)。
「我為了法拉盛真正的發展,花了很多精力爭取SFWD項目,還為此和極左派打了一年多的仗,那些示威者把我的照片放在紙幣上,說我出賣社區。頂著這些壓力,我說服很多市議員,最終該項目高票通過。」顧雅明說。
談及目前社區最關心的法拉盛家庭式遊民收容所計劃,顧雅明是首位發聲的官員,不少人誤以為該計劃經過他的批准,他曾一度因此成為眾矢之的。他說:「我沒有支持該計劃,只讚成扶持弱勢婦幼的概念。由於土地是私人的,該計劃不需要市議會和社區委員會同意,目前社區最有利的談判籌碼是下一任市議員的態度,若她反對,該計劃不會那麼容易獲得撥款。」
展望未來,顧雅明表示,卸任後他不會離開社區。許多人對他不在下屆副市長名單深感失望,他們希望他退而不休,繼續擔任華人社區和主流社會的橋樑。

反對特殊法拉盛濱水土地項目的示威者舉著畫有顧雅明頭像的「紙幣」,指他出賣社區。
承接著劉醇逸8年開創性,以進步派民主黨自居的市議員,小商家出身、曾經是死忠派共和黨而親發展商的顧雅明12年來打造了一個急速發展的法拉盛,被評為「老好人,無威脅感」的顧雅明政途比陳倩雯及劉醇逸都順暢,但無他們兩人鮮明的標籤,這與他個性及信念有莫大的關係。
2010年12月市長彭博在紐約一次大風雪中去了百慕達渡假,清理堆雪成了詬病,市議會上各人對市長一片責駡聲之際,顧雅明緩緩站起來氣定神閑說:「1972年尼克遜總統訪問中國的前夕,北京也下了一場高達數吋的大雪,毛澤東下令全民皆兵,一夜之間,天安門毫無雪痕,一望無垠,我們與其責難市長及清潔局,不如我們學習毛澤東全民皆兵的可能。」
「我口說我心」個性
話畢,傳來其他市議員陣陣竊笑聲,這個片段充份表現了顧雅明「我口說我心」的作風,這種「我口說我心」有時成了他不自知的笑話,有時成了他率性的批評。
2019年當特殊法拉盛濱水土地項目計劃遭受部份人的反對,半年來如影隨形追著顧雅明示威,毫不受困擾的顧雅明說:「示威者都是外僱兵,都不住在區內,我無須過於理會他們。」他好像說著別人的事,跟他沒有相干似的,同時在他極力游說中市議會通過了該項目,上千單位均以市價而沒有可負擔房屋,對發展商而言,這是個成功開發大計,對反對者而言,換了民主黨的顧雅明骨子裡依然是共和黨親地產商的生意人。
回頭看看下東城的Essex Crossing,市議員陳倩雯與彭博拉鋸了很久,爭取到20%作可負擔房屋,在記者比較下訪問他時,顧雅明說:「雖然市議會有我們兩個華人,但其實只有我一人,你不要覺得陳倩雯是華人,她移民來美才是個孩子,在美受教育,她雖有華人的外徵,其實內裡就是一個極端進步派的白人。」一語包含了兩位華人市議員南轅北轍的價值觀念,說儘了兩人千言萬語的差異。
「就是個老好人,無威脅感」
「顧雅明就是個老好人,無威脅感,12年來,他贏在個性隨和,跟所有人相處得好,也因如此,他其實沒有很大的區內建樹。」朱寳玲直言,顧雅明在派書包、清理公園甚至自己在街上拾垃圾已成社區佳話,但是在大問題上如天怒人怨的緬街巴士專線、攤販滿街、交通惡劣卻困擾著整個社區,即使40街的按摩女宋楊跳樓一案鬧到沸沸揚揚,顧雅明看似積極剷除妓女,如今40街的妓女沒有了,卻分散在羅斯福地鐵站出口的四周,打扮獨特招客的妓女顯而易見。
論調跟朱寳玲一致的傅鶴鳴表示,顧雅明正面政績是去除了土改規範,推動了很多建設,令法拉盛在過去10年內走向繁榮,負面則是巴士專線、妓女問題及攤販太多,傅鶴鳴認為,紐約市議員職權其實不大,僅在於修訂法案、分配撥款及監督政府,是一道民眾與市府溝通的橋樑,正因只是橋樑作用,它的功能難有突破性的表現。
「法拉盛走向繁榮,他是推手」
傅鶴鳴進一步認為,法拉盛這十年來各種建設及走向繁榮,是在於人民的力量及對生活有追求的成果,市議員顧雅明只是「推手」而不是闖將人物,法拉盛自70年代大量台灣留學生及移民聚居,80年代經過台商黃仲良、李信億等地產開發商遠大的眼光,再有各行各業的小企業及媒體的催化和配合下,共同打造出來的成績,市議員只是在過程中為社區開綠燈而已,真正功勞還是民眾的力量及有識見的開發商。
正因為市議員職權限制,傅鶴鳴認為對於巴士專線、攤販太多及妓女問題無須太過譴責顧雅明,巴士專線來自交通局、攤販問題來自消費局、妓女問題來自警察局,問題源頭還是來自市長,當市長堅持某些政策,市議員除了聽取民意監督一下,也是無能為力的。
在法拉盛居住超過40年的莊振輝目睹了社區的變遷,他十分欣賞顧雅明做人誠懇,做事認真的個性,他親眼見證顧雅明在法拉盛BID要求如何減少攤販,親眼在警民會議上要求警察清除按摩行業,「無奈我們這八年有位對華人不友善的市長,延伸了市議員在社區的縛手縛腳。」
「顧雅明是個好人但不是個悍將」
但莊振輝指出,顧雅明由於是移民,英語不地道,造成他成績不如劉醇逸,劉醇逸是市議會交通小組主席,大權在手,可呼風喚雨,莊振輝親眼看過劉醇逸一通電話,交通局人員馬上到法拉盛開會,而顧雅明是公園小組及地標小組,能發揮用武之地不大,所以顧雅明令人難忘的法案並不多,甚至可說乏善可陳。
顧雅明的隨和及原則性不强在近期的法拉盛遊民收容所可見一班,他最初是支持收容所,民意反彈極大後,他很快就改變了立場,「這是顧雅明受歡迎的主因。」莊振輝總結說:「顧雅明是個好人但不是個悍將。」(He is a good man but not a strong fighter)
朱寳玲說,從學生時代及學區委員開始,年青時的劉醇逸早已立志做政治人物,之後所有他的選舉、談吐作風、社區議題都與自己政治鋪路息息相關,顧雅明大學畢業後是經營成功的藥房小商人,他當選市議員是其人生軌跡的一個意外,兩人的初心和個性造成作風很不一樣的市議員,但兩人的銜接無疑造就了發展蓬勃的法拉盛,履歷優秀出色的黃敏儀若能跨過「乖乖女框框」的一步,一定會建樹更多,成為華人的驕傲。

顧雅明當選市議員之前,在法拉盛經營藥房。取自安康寧網站。

2012年,顧雅明從共和黨轉成民主黨。

顧雅明出席一號法拉盛的剪綵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