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矛頭指向亞洲人平等會,共同行政總監俞思亮重申亞平會在收容所角色是提供語言服務,並不操作收容所內事務,為了讓民眾了解亞平會在收容所角色,該會特別以答問方式發出有關收容所單張,為民眾解惑。
前金匯大酒店東百老匯91號改建計劃為社會服務機構項目「避風港」(Safe Haven),將為119位無家可歸的遊民提供平均為期一年的長期住宿與全面化的健康管理,也將救濟長期以來備受忽視的華裔耆老為將來進入可負擔住所準備的過渡地點。
這與日間遊民收容所完全不同。「避風港」並不提供短期住宿。能說中文的外展小組將協助安置遊民搬入東百老匯91號,每日他們將接受健康檢查服務、個人與團體輔導,並可申請政府福利與進行就業訓練。大部份的居民將會留置至少一年,或經心理與生理評估準備好自理後方可離開。入住者必須先經過外展小組的安排,不能在未通知的情況下居留。俞思亮表示,自2019年4名遊民在華埠被殺的慘案發生後,顯示我們需要一個解決社區遊民問題的方案。此中心將紀念83歲華裔遊民郭全,他是慘案中的一名受害者。郭全不願住進收容所,因為他認為不安全所以寧願留宿街頭,此外收容所內沒有人跟他講中文。我們的社區特別是老人家常為被遺忘的一群,他們通常不願意離開華埠或下東城。這項計劃之所以會選址在華埠就是因為這是一項社區計劃。因為政府樓和穩定租金公寓短缺,對於幫助那些最被忽略的市民申請平價屋來說是困難的。當他們已經在「避風港」的系統內,往往平價屋的部分單位事先都是優先留給遊民的。他們有更大的機會得到平價屋或穩定租金公寓的機會。許多遊民希望留在熟悉的環境,「避風港」提供社區低收入與沒有其他住屋選擇的民眾一個生存的機會。
亞洲人平等會將提供語言與外展的服務。亞洲人平等會的兩個辦公室就在東百老匯91號一條街外,平等會將與社區組織、小商家及教堂合作接觸需要幫助的遊民。
除了「避風港」將提供已有數據證明可實際幫助遊民與減低社區遊民數量的管理模式,社區也將直接受益於將在上址提供服務的聯邦核準健康中心(FQHC)。FQHC的收費模式將取決當事人的經濟能力。所有在華埠的居民都可使用該中心,於早上與下午營業的中心將設有家庭醫生,牙醫、眼科與腳科。
「避風港」將有一個主管與五位保安人員全天駐守。該機構外將不准吸煙與逗留。有關保全計劃將經過紐約市警局的評估,此外大樓內每一層樓都有保安巡守。中心內並設有超過70個最新型的保全系統與監視器材。社區居民也將擁有直接與機構24小時間聯絡的電話號碼,遊民關懷中心並會成立社區委員會並定期就安全問題開會檢討.
抗議東百老匯91號改建遊民所 數百人華埠舉行示威

自從紐約市遊民局計劃將華埠東百老匯91號改建遊民收容所一事曝光後,在華埠社區激起千層浪。福建同鄉會、福建公所、長樂公會及福建會館四大閩籍僑團昨(1日)聯合多個僑團和社區代表在內的近三百人,在東百老匯91號舉行示威,抗議白思豪政府對華埠及華人社區的歧視性政策,要求市府公開決策過程,並呼籲華人社區集中資源和選票,團結一心,共同抗爭。
昨日中午12時許,東百老匯91號的「金匯大酒店」門前被抗議人群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示威人群手舉「我們要房屋!不要遊民所!」、「1所監獄、3個戒毒所、5個庇護所,沒有住房!」等標語,高呼「抗爭到底,保衛家園」、「我們社區我作主」等口號。
美國福建同鄉會負責人鄭思棋、陳學端、福建公所主席鄭德良、長樂公會主席盧建順、福建會館主席陳昭銀、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總顧問蘇煥光、美國華裔選民協會會長鄭時甘、林則徐基金會執行主席陳鍵榕、紐約州參議員劉醇逸辦公室代表盧美華等均到場發言。
鄭思棋、陳學端表示,東百老匯是許多抵達紐約市的華裔新移民首選紮根的街區,也是無數福州人賴以生存的地方,閩籍鄉親用辛勤汗水將這一街區改造成繁榮的「福州街」。市府想要將東百老匯91號改造成遊民收容所的計劃將給東百老匯乃至整個華埠帶來衝擊。
他們表示,「當前紐約市露宿者人數日益增多,的確需要收容所以幫助露宿者重新投入社會。但很多時候,政府卻將大量負面設施推向低收入社區、有色人種社區和移民社區,我們堅決不接受這種歧視性的高壓政策,要共同向政府施壓,合力反對,奮起抗爭!」
鄭德良發言時難掩憤怒,「民選官員要盡到責任和義務,讓選區變得更加繁榮。你們競選時我們出錢出力,現在你們當選後卻來侵犯我們的家園,你們盡到責任了嗎?我們要用選票讓你們滾蛋!」
盧建順認為該遊民收容所選址極不恰當。他指出,附近除了店舖林立外,還有多個僑團和小學,不適宜在此蓋一個遊民所。
陳昭銀質疑,將東百老匯91號改建遊民所的決策究竟有誰參與,為何周邊商家和民眾對此毫不知情,他敦促市府應給與社區明確答覆,公開決策過程,並呼籲華埠民眾集中廣大資源和選票,選出支持社區的公職候選人。
隨後,示威隊伍向亞洲人平等會辦公室進發,在亞平會門前高呼口號。
部分示威人士指出,亞平會作為該項目的合作社區機構,卻未通知社區此事,有出賣社區之嫌。

示威人群手舉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