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A意識到自己的身分被盜竊,一查才知有人用他的名字申請了信用卡,他還被陌生人多次在B銀行開帳戶。他趕緊向警察局報案,要求警方出具一份身分被盜報告,然後又向那家他被開戶的B銀行反映,說他並未授權在這家銀行開設任何帳戶。
特工調查發現,有人在2019年9月17日用受害者A的名義在B銀行開設了三個帳戶,具體而言,陌生人用受害者A的真實社會安全號碼和出生日期,在線填寫開戶申請。
受害者C的情況類似,2019年11月前後,C在收不到保險公司寄來的16,000美元支票後,才驚覺身分被盜。
用ATM和手機存入假支票
特工在調查中發現,李本傑明從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間,以至少16個不同的人名在線申請了16個銀行帳戶,然後通過銀行存取款機(ATM)存入支票,或者使用移動設備(手機)通過銀行的App在線存入支票,輸入存款信息、拍攝支票圖片,就可以「真人不露容」地在線存入支票。
根據其中一家B銀行的記錄,李本傑明試圖存入共180,000美元到這些帳戶,另有43張支票被銀行發現有塗改,因而被拒絕或退回,此外他用信用卡、借記卡或銀行轉帳的方式盜刷超過95,000美元。ATM監控視頻顯示多個陌生人從曼哈頓的ATM機上,通過這些帳號提款。
特工說,李本傑明從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兩年內,盜用他人的名義開銀行帳戶,從郵筒中竊取支票,塗改這些支票,再存入銀行帳戶,然後在受害者或銀行意識到欺詐之前,提取現金或轉帳到其它帳戶上。
開車掛假牌 去年底落網
2020年12月3日至7日,李本傑明因開車掛假牌照,兩次被紐約警察逮捕,警方發現他身上有多張其他人姓名的借記卡,包括上述受害者B名字的借記卡。
警方發現他的筆記本上寫有一長串人名,包括這些人的年齡、出生日期、電話號碼、郵箱地址等,此外還標注了這些人的「家人和親戚」,在「申請」欄目下,標注了已經申請的銀行名和對應帳戶號碼,另外還有各種金融機構已開設和關閉帳戶的清單。
此外,警方發現他自行配製了一把美國郵政服務的主郵箱鑰匙,可以用這把鑰匙開「郵政中繼箱」的郵筒。
大家在街邊時常會看到一種類似於郵筒的鐵家伙,被螺栓固定在人行道上,但是卻沒有任何插槽可以接收郵件,這就是「郵政中繼箱」。中繼箱的功用是存儲郵件。郵差用鑰匙開箱,將信件裝滿一小推車,步行走街串巷把信投遞完畢,再返回中繼點取信與運信,而無需經常返回郵局的配送中心,或一次搬運所有信件。
2020年12月7日,李本傑明向調查的警員交代,他和同夥用這把鑰匙打開郵箱,從成堆的信件中尋找借記卡、支票和信用卡。然後用照片編輯軟件對支票進行涂改,將支票收款人改為自己,並在手機App上兌現。
他還說,用偷來的信件和在線配置文件打開盜來的借記卡或信用卡帳戶。之所以選擇在B銀行開戶,是因為B銀行允許在線存款,用手機拍攝支票圖片,就可以在線存入支票。他說,只提取了這些銀行帳戶的一半錢財(還有一半未提現),上一年他用這種方式提取了約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