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大都會捷運局(MTA)於17日公布的擬議預算,紐約的地鐵、巴士和列車票價至少明年6月初選前都保持穩定,但官員們預告,票價可能於明年稍後時候上漲,並於2023年和2025年再次加價。
據《每日新聞》報道,州長胡楚剛剛才宣布大都會捷運局至少6個月內不會漲價或削減服務,但當局隨即發布預算。雖然胡楚正尋求明年的完整任期,並將於6月初選面臨眾多候選人挑戰,但大都會捷運局官員堅稱,選舉年的政治與票價計劃無關。
大都會捷運局代理主席利伯17日駁回了票價凍結配合初選時間的觀點,「州長對此有意見,這已不是秘密,而我們則做出了一個商業決定,不想提高票價。」
利伯解釋說,推遲票價上漲的決定是基於大都會捷運局希望隨著疫情緩解,重新吸引乘客重返系統,「對我們來說,不希望影響乘客回來的意欲,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大都會捷運局董事會在過去10年都實行隔年提價約4%的做法,原本安排是今年會加價,但其後推遲。胡楚於15日表示,拜登總統簽署的 1萬2000億元基礎建設法案,將覆蓋凍結票價的成本,但交通官員後來澄清說,凍結成本將由之前3項新冠救濟法案的聯邦資金支付,而基建計劃將涵蓋重大建設項目。
目前大都會捷運局地鐵、巴士和鐵路的乘客量仍比大流行前下降約40%。根據當局的年度預算,2019年的車票收入佔整體170億元預算的38%;到2022年預計增加到185億元,而車票收入佔比降至27%。
首席財務官福蘭表示,公交乘客量預計只會反彈至疫情前水平的86%,「這意味著每年10億元收入可能會永久流失。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並不吸引乘客,而是繼續合理適當地增加車票價和橋隧費。」
由於早前決定把今年加價推遲至州長初選投票之後,這意味著大都會捷運局其後可能需要連續加價。福蘭指出,2022年下半年的票價上漲將帶來額外9000萬元收入,而2023年和2025年的進一步上漲,將使當局到2025年每年額外增加7億5700萬元進賬。
但福蘭警告說,如果未能找到新收入來源,按州法需要每年平衡預算的大都會捷運局,到2025年將面臨14億元的赤字,「自2017年以來,我們在結構上一直處於失衡狀態,我們每年都需要額外的經常性收入。疫情來襲,讓我們的問題浮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