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中美會計師協會會長樂艷林說,今年的報稅與往年的報稅不同,總之感到「今年比較亂」。最近聯邦政府推出的涉及稅務的法律非常多,導致許多稅法條款和數額都發生了變化。她說,今年領取失業金的人較多,甚至發生許多作假的案件,都在等待國稅局和州政府稅務局處理,同時稅法上的一些新條款還在等待確認。例如,新一輪薪資保護計畫(PPP)和經濟傷害災難貸款(EIDL)以及員工保留補助(employee retention credit)剛剛出來,又要變更某些條款。
紙質報稅 退稅時間不足
她說,納稅人不要急著報稅,可以等到法律確定後再報稅,這樣能夠避免將來申請稅表修改。同時,納稅人應該使用電子報稅,不要用紙質報稅,因為人工操作容易出錯,處理時間很長,拿到退稅時間也不確定。她透露,「國稅局現有200多萬封信件沒有打開,許多2020年郵寄進去的稅表尚未處理,退稅也沒有發放」。她建議,因為新的法案比往年都要複雜,人們最好聘請會計師報稅。
樂艷林說,國稅局今年延遲了開始接受電子報稅的日期,從過去的1月28日、29日推遲到今年的2月12日。目前,國稅局沒有說報稅截止日期要延期。因此,公司報稅的截止日期還是3月15日,個人報稅的截止日期還是4月15日。她估計,由於國稅局在許多方面沒有準備好,許多納稅人可能要申請延期,許多企業也可能要申請延期。
她說,國稅局對納稅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納稅人在報稅時要「把自己的駕照交給會計師看,作為身分證明」,防止有人盜用別人的身分報稅。像去年一樣,如果在2020年沒有健康保險,國稅局也不會罰款。
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國稅局提高了扣抵額度。例如,夫妻共同報稅的扣抵額度是2萬4800元,個人報稅的扣抵額度是1萬2400元,戶主的扣抵額度為1萬8650元。另外,個人替代式最低稅負(AMT)的免稅額增加到11萬3400元。

她說,過去幾年虛擬貨幣異軍突起,影響越來越大,其中最為知名的是比特幣(bitcoin)。許多人參與投資虛擬貨幣,獲利豐厚。她說,聯邦政府開始加大監管力度,要求虛擬貨幣玩家申報虛擬貨幣的交易,就像申報股票交易一樣。「現在,有人用比特幣支付服務費,那麼收到比特幣的人也要申報。」

目前,聯邦七個稅率仍然保持不變。它們分別是10%、12%、22%、24%、32%、35%和37%。她說,不過它們的收入區間增大了。以12%的稅率為例,單身年收入介於9876元至4萬125元、夫妻聯合報稅的年收入在1萬9751元到8萬250元、戶主年收入在1萬4101元至5萬3700元,「間距拉大,但稅率是一樣的」。拜登政府已經上台,但仍然維持21%公司稅率不變。
國稅局對慈善捐贈也有新的規定。例如,如果向慈善機構捐款300元,可以單獨抵稅。「在以前,慈善捐贈要放在逐項扣抵項目裡抵稅。」接受慈善捐贈的機構要給捐贈人出一份收據,「捐贈人要把這個收據交給會計師,以便做表」。
她說,今年稅表還有一個變動,就是納稅人可以在稅表上標註希望收到何種語言的信函。有的華人英語不好,可以在稅表上標註希望國稅局寄來中文信,並表明是簡體中文還是繁體中文。「如果標識出來,將來國稅局就給你寄中文信。」

疫情年份 增加相關內容
樂艷林說,2020年與其他年份最大的不同是,聯邦政府向全國民眾發放了紓困金1200元。不過,有些人至今沒有收到,可能是因為沒有報稅者、新生兒或者收入過高者。她說,如果個人年收入超過7萬5000元(夫妻收入超過15萬元),就只有部分或者沒有紓困金。
她指出,如果沒有收到紓困金,納稅人可以在稅表上說明「沒有收到」,若是符合條件,就能把紓困金要回來。她說:「現在,為了拿到紓困金,許多以往不用報稅的老人也會來報稅。」
在疫情期間,許多企業關門。為了維持企業運作,這些企業可以申請聯邦小商業局(SBA)的PPP。這些貸款中的60%的要用來發工資。企業如果PPP的錢用完了,符合條件的還可以申請員工保留的退稅。「發出1萬元,每個員工可以退回5000元。」她說,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企業留住員工。她說,由於疫情爆發,政府命令許多企業關門。這其中包括許多華人經營的中餐館。「留住員工的企業才能申請,而且退稅的要求很嚴格,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申請。」

她說,在2020年,雖然美國經濟受到影響,但是美國股市卻連創新高。因此,許多人獲得資本收益。按照稅法,如果他們家庭應稅收入在8萬元以下,投資期限在一年以上,收益屬於長期資本利得,資本利得稅是0%。如果夫妻合報稅應稅收入在8萬元至49萬6600元之間,長期資本利得稅率是15%。如果收入在49萬6600元以上,長期資本利得稅率是20%。因此,人們可以自己規畫,爭取較低的稅率。
PPP第二期貸款已經開始申請,將於2021年3月31日結束。她建議,許多華人企業符合條件,應該申請。這些條件是,2020年2月15日時公司在運營,員工仍在崗,2020年公司總收入下降25%或者與2019年同一時期比較,一個季度公司收入下降25%。「他們把貸款申請到後,可以發工資,支付房租。」
她說,聯邦小商業局的EIDL貸款截止期是2021年12月31日。這是一個長達30年的貸款,利率為3.75%。「如果開酒店,需要大額資金,可以申請,最多可以拿到200萬元。」
2020年許多人領取了失業保險。有的人沒有申請失業金,卻接到記錄領到失業金的1099G表。這說明,詐騙分子利用他們的資訊,申請了失業金。「如果收到這樣的一張表,他們要報告國稅局。」現在,國稅局已經收到16萬多人報案,損失了大約360億元。
她說,工資稅今年沒有變化,和去年一樣。它們包括社安稅和醫療保險稅。這兩種稅是公司和個人各承擔一半,分別是7.65%。這個稅只交不退。同時,州政府也要向公司徵收失業保險稅。

居民儲蓄 政府稅務鼓勵
樂艷林說,傳統的個人退休帳戶(IRA)的規定也有變動。例如,如果年齡在50歲以下,可以存入6000元;而年齡在50歲以上者,可以存入7000元。而羅斯IRA(Roth)存入的是稅後收入,是否可以存入有收入的限制。
若是夫妻合報稅,夫妻年齡均在50歲以下、調整後家庭收入在19萬6000元以下,可以存入羅斯IRA帳戶6000元;調整後家庭收入在19萬6000元到20萬6000元之間,則可以存入部分羅斯IRA帳戶;調整後家庭收入超過20萬6000元,則不符合條件存羅斯IRA帳戶。如果年齡在50歲以上,符合收入條件的,最多可以存入7000元到羅斯IRA帳戶。
過去,如果年齡在70歲半以上,只能從IRA取款,不能向內存錢。而現在的新規定是,存款年齡放寬,即使是80歲,只要有勞動所得收入,也可以向IRA裡存款。她說,IRA有延稅的功能,羅斯IRA可以獲得免稅增長,如果符合條件的,都可以考慮存入。
她表示,彈性支出安排(FSA)是雇主為雇員設立的一個計畫,分為看護納稅依附人的帳戶和醫療帳戶。若是第一種帳戶,家庭可以存入5000元;若是第二種帳戶,家庭可以存入2750元。有的雇員有小孩子,需要請人照顧,可以存一筆錢在這個帳戶裡,用於支付照顧費用,且5000元以內不需交稅。但是,如果只用到3000元,還剩2000元,剩餘的錢就丟了。「如果去看醫生、購買處方藥產生的費用等,則可以從第二種帳戶裡報銷。」
另外一種帳戶是健康儲蓄帳戶(HSA)。她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開設這樣一個帳戶,主要是那些持有高自付額(high deductible)健康保險的的人。它就像一個銀行帳戶,每個家庭可以存入7100元稅前資金,用於支付醫療帳單。她說,這個帳戶還「可以投資股票和基金,增值的部分不要交稅」。
她說,還有一種健康報銷安排帳戶(HRA),其中的資金可用於購買非處方藥及月經護理產品。不過,使用這個帳戶的人比較少。
教育費用也可以抵稅。她說,大學四年的學費每年可以抵稅2500元,但是家庭年收入要在16萬元以下。如果是讀研究生,每年可以抵稅2000元,但是家庭年收入要在13萬8000元以下,而且現在比較嚴格。她說,她的客戶多是高淨值客戶,基本上拿不到。
去年虧損 可以向前找回
紐約註冊會計師沈澤憲說,由於疫情,許多企業虧損。如果按照以前的稅法,商業虧損可以在以後的年份扣抵。例如,2020年的虧損可以在2021年、2022年等報稅時扣抵。不過,疫情期間,聯邦政府通過《疫情救濟法》CARES。美國政府規定,如果是2020年虧損,今年可以往前找五年。「如果公司以前盈利交稅,可以要求退稅。」
因此,如果公司前幾年賺錢,可以把錢要回來。他舉例說,如果企業在2020年虧損100萬元,但是公司在2016年盈利50萬元,公司可以申請退稅,而且是「今年就能退稅」。
他說,由於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都面臨困境。從報稅中也可以看出,這次疫情對某些公司影響較大。例如,華人開了許多指甲店,在疫情前生意很好。但是,新冠疫情發生後,政府要求不屬於基本行業的商業關門。「後來,指甲店開門,但客人不敢去,因此營收下降。」

許多公司今年都報了虧損,也有企業關閉了,但數額之低超過他原先預計。「今年公司倒閉的應該很多,但是實際上很少。」他說,這要得益於聯邦小商業局出資資助眾多的自雇業者和小生意人。他發現,有的餐館卻逆勢而上。「在紐約上州,有些餐館改為外賣餐館,生意更好。」他問老闆怎麼回事,他們說不管有沒有疫情,人們總要吃飯。「如果不能去飯店吃,他們就買回家吃。」
他說,申請PPP貸款的華人商家很多,包括餐館、診所、超市等。有的診所一下子申請到十幾萬元。PPP貸款額是月工資額的2.5倍。「如果工資是100萬元,可以貸款250萬元。」他說,關鍵是貸款只要60%用於支付雇員工資,這貸款就不用還了。
申請了PPP貸款在報稅上與以前的貸款不同。在過去,貸款屬於公司的負債,需要償還。但是,這個PPP貸款可以免還,如果免還申請獲得批准,這個「負債」就要改為「收入」。「現在,許多商家已經申請免還,正在等待批准。」他說,現在第二次PPP貸款已經開放申請。「如果第一次申請獲准,只有業務下滑25%以上者,才可能申請第二次。」他說,有些人開始申請第二批PPP,但申請第二批貸款比較難。
他說,由於疫情,今年低收入退稅(EITC)、工作所得收入(earning income)大幅減少,失業金收入增加,但失業金不是工作收入,不能用於計算低收入退稅。但是,疫情救濟法允許按2019年的工作收入計算2020年的低收入退稅,故低收入家庭的低收入退稅基本不變。
他說,在2019年,四口之家年收入為3萬元,可得低收入退稅4000多元。但在2020年,他們只有5000元的工作收入及2萬5000元的失業金,如果按照2020年的收入計算只能得到2000多元的低收入退稅,但按照2019年的收入計算仍可獲得4000多元的退稅。

病假工資 稅務補貼公司
今年報稅還有一些稅務補貼(credit)。他舉例說,許多自雇業者、小生意人、公司雇員在疫情期間請了病假,有的是自己生病,有的是照顧家裡病人,公司為這些請假者支付了工資。「現在,政府要把這些病假工資付給公司。」
他說,許多人的稅務扣抵(deductions)也發生了變化。在2019年,如果某人賺了10萬元,可以減去2萬元,按照剩餘的8萬元的基數交稅。但是,2020年比較特殊,賺錢的公司少。「這些公司也要扣除20%,將其餘的盈利交稅。」
紐約註冊會計師楊心傳說,拜登政府上台伊始,已經新增一些項目,既涉及到公司稅,也有個人稅。總之,拜登總統試圖修正2020年稅表以施惠於民,幫忙民眾度過難關。
他說,在公司稅方面,許多公司申請了PPP貸款。那些無法豁免的PPP貸款可申請雇員職位補貼(ERC)或者按常規貸款的稅務規則處理。在2020年3月13日至12月31日期間,公司為員工支付的薪資稅享有稅收抵免,抵免金額為每位員工薪資的70%。對於PPP申請遭拒的中小企業,國稅局建議轉為申請ERC,即在2020年3月13日至12月31日期間「為員工支付的薪資享有稅收抵免」。
CARES法允許公司立即扣除許多類型的商業投資的全部成本,擴大獎金折舊,以適用於大量合格的改良財產(QIP)。QIP幾乎適用於擁有或租賃的建築物內部的任何改造。該優惠使得企業完全扣除可追溯至2018年1月1日的合格改進。他說,「這會提供相對較快的退稅」。
他表示,CARES法大幅提高了退休帳戶的供款上限。例如,夫妻兩人為小公司股東,設有solo 401K帳戶。2020年,他們各出2萬5500元工資,可分別存入1萬9500元到401K帳戶。若是年齡在50歲以上,可以多存6375元(最多25%)。結果,兩人總共可存入5萬1750元至2020年退休帳戶。
CARES法案為59歲半以下的合格退休計畫參與者給予更大的靈活性,即可以從帳戶中最多提取10萬元,而不會受到10%的罰款,並允許在三年內按等分比率就提領的退休金「計入當年收入繳稅」。另外,參與者也可以將該等分配金額「重新存入」退休計畫,還款不受當年退休計畫存款的上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