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居民反映,紐約市警務處削資後街頭遊民問題嚴重。Hiroko Masuike/紐約時報

《紐約郵報》發現,在市長白思豪向紐約市警務處削減10億元預算資金後,街頭遊民投訴無人處理,甚至開始出現失控局面,嚴重影響紐約人的生活質量。

根據官方數據,有接近2500宗針對遊民問題的311投訴個案,當局在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之下直接歸檔結案。

白思豪向紐約市警務處遊民外展部門削資450萬元之前,6月份同類結案報告只有79宗。相比之下,預算削減之後,個案數字馬上激增逾550%,達437宗,其後每月都一直保持三位數,在8月更達到681宗的高位;過去5個月總計達到2486宗。

消息人士指責,市政廳未有要求遊民局接手處理投訴,違反了白思豪公布向市警削資時的承諾。當時,市長曾揚言將由其他文職人員處理街頭遊民個案,以在本財年內順利過渡。但事實上,隨著冬天愈來愈近,市政廳仍然未有任何人手分配來代替已解散的紐約市警務處遊民外展部門的86名警員。

知情人士透露,市政廳從警察部門手上取走工作,卻沒有調派人員接手處理,導致遊民投訴經常不了了之。

受影響最大的街區是曼哈頓百老匯夾West End大道之間的西72街,有多達57宗遊民投訴在市警沒有任何行動之下結案。居民們說,注意到街區自6月開始出現明顯變化,包括遊民問題嚴重困擾,但儘管情況愈來愈糟,警察仍然不來處理。
一位在區內生活了近70年的老婦說,街上遊民增加了八至九成,「現在有如回到1980年代的壞日子」。

3日下午,《紐約郵報》記者在西72街近百老匯見到有遊民聚集,有居民致電311熱線報告,但等了45分鐘仍然無人來處理。

紐約市警務處工會領袖批評,這是白思豪及市議政強行削資的惡果,令遊民未能得到適當的服務。警探工會主席迪賈科莫說:「政客不智地急於向警察削資,為社區帶來後果。當紐約人仍在受苦之際,那一班當選官員已經跳到下一個熱門話題上。」

警察工會主席林奇說,像其他許多問題一樣,政客們沒有其他解決方案,最後只能搬出「怪罪警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