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塔文斯基、顧雅明與法拉盛民眾一起參加抗議集會,不滿緬街巴士專線計劃。

「拯救商家!」、「共享緬街!」在美國亞裔社團聯合總會、亞裔維權大聯盟的組織下,約300位民眾於1日冒雨在法拉盛圖書館前參加抗議集會,他們沿著緬街遊行至羅斯福大道,斥責市府一意孤行實行緬街巴士專線計劃。

根據市交通局信息,該計劃將在11月上旬實施,當局已經在緬街畫上「只准巴士」(Bus Only)和「只准卡車」(Truck Only)的字樣。

實施後,北方大道至三福大道(Sanford Ave)之間的緬街和凱辛娜大道(Kissena Blvd)路段將只允許巴士和載貨卡車通行,私家車必須從東西向的道路進入緬街,而且要在下一個路口駛離,這意味著私家車很難再進入法拉盛市中心的緬街地帶。

州參議員史塔文斯基(Toby Stavisky)在集會上表示,緬街和曼哈頓14街不一樣,市府不能把14街巴士專線的案例套用在法拉盛。

當地商店集中在緬街,這是社區賴以生存的街道,若該計劃實施,當地恐怕變得更擁堵,開車的消費者可能逐漸不再來緬街消費。她還指出,法拉盛商家正忙於應對疫情,現在不是時候進行該計劃。

指政府應幫助小商家

市議員顧雅明表示,疫情期,政府應幫助小商家渡過難關並維護公共安全,然而該計劃不利於商家做生意,市府稅收將隨之減少,久而久之會造成惡循環。他呼籲市府顧及法拉盛市中心的商業區,不要只為了讓公交巴士快幾分鐘,而影響經濟復興。

亞總會主席、亞裔維權大聯盟總召集陳善莊表示,市府在宣佈緬街巴士專線計劃之前,非但沒有充分和社區溝通,還不顧當地居民和商家的反對,一意孤行,這種忽視社區聲音的做法讓大家深感憤怒。

改善公共交通固然是好事,但法拉盛塞車嚴重,交通局還硬要在緬街中心地帶增加0.3哩巴士專線,限制私家車通行,將導致當地更加擁堵,民眾難以開車來購物,消費熱情降低,給當地小商業造成重大損失。

亞總會皇后區執行總監陳熠、亞裔維權大聯盟副會長趙靖桉指出,市交通局採用5年前的數據來制定該計劃,無法代表現在社區的需求。

法拉盛曾有26條巴士線,現在減至18條,可見當地民眾對巴士的需求逐漸減少。市府罔顧民意,再次讓華人社區成為政治犧牲品,華人必須團結起來,以更響亮的聲音抗議對社區不利的計劃。

皇后區區長獨立黨派候選人尹導、第20選區市議員參選人黃敏儀、福建同鄉會負責人鄭思祺、美東河南同鄉會會長張富印等僑領和社區人士參與此次遊行。

集會參與者冒雨在緬街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