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賓漢理髮廳位於緬街與38大道交界(永昌眼鏡店樓上),1984年開辦,迄今36年,搬過幾次店,但始終在38大道上。店內有理髮師十幾人,不少是馬來西亞移民。理髮廳於今年3月病毒疫情爆發後關門避疫,6月22日紐約市第二階段重啟允許理髮店開門後重開,但生意清淡,入不敷出,終難以為繼。
從開店做到現在的張巧容表示,她在「賓漢」做了36年,這是法拉盛面積最大、歷史最長的理髮店,環境寬敞,採光好,師傅熟手,熟客多,有些客人從新澤西來這裡理髮,「但疫情下,客人只回來三成,我們交不起租金,沒辦法,我們也很捨不得」。
一名理髮師表示,該理髮店與旁邊的「BeBe美髮沙龍」是同一份租約,兩家合計每月租金1.2萬元左右,再加上分攤的地稅兩千元,每月付給房東約1.4萬元,由兩家理髮店分擔。3月至6月三個月關門避疫,沒有收入便沒有繳租,6月底開門後,生意比之前差了很多,7月份咬緊牙關付了一個月租金後,8月份又欠租,累計共欠租約9萬元。
這名理髮師表示,重新開門後生意也比之前掉了七成,「很多人在疫情期間自己在家學會了剪頭髮,買了理髮工具,特別是男生,以前下午五六點下班時間,很多人來剪頭髮,但現在這個時間客人寥寥無幾;而且疫情期間沒有開Party的,女士也不需要做頭髮了,客人少了很多」。
客人少,收入隨之大減。理髮師說,「以前每週收入正常的情況下有五百多元,生意好時有七百多元,但上月(8月)一個月的收入才1,000元。這種情況下還不如領失業救濟金。關門期間全靠有失業金,在美國納稅這麼多年,第一次享受政府把我們之前繳的稅退回這麼多。」
該名理髮師還說,他們曾經與房東協商,看房東可否給予通融,但房東不肯,旁邊的「BeBe美髮沙龍」見勢不妙,先採取「走為上計」的做法,在8月底歇業不做了,並且把裡面的裝修全部打爛,不想留給下家。目前店舖很難再分租,「賓漢」只得自己一家承擔全部租金,想到前途暗淡,「賓漢」最終決定放棄,租期還剩兩年,「房東得知後,馬上說可以減租,減到1萬元一個月,早點講就好啦,那樣BeBe也不用關門,兩家可各分擔5千元,但現在遲了」。
理髮師表示,9月15日是最後一天,得知這個消息後,這幾天不少熟客來最後一次理髮。在法拉盛,還有一家老字號理髮店——羅斯福大道「國濱理髮廳」也在疫情開始後歇業了,「他們是租期到了,房東說可以減租,希望他們繼續租,但他們還是不租,早知我們去租,他們那裡面積小些,租金負擔沒那麼重」。
對於未來就業如何,理髮師說,老顧客可給他們打電話,看可以約在哪裡理髮;另外他們也會找可以容身之地,「不過可能只能為自己過去的熟客理髮,不能搶別人的生意,因為客人少了,不能搶別人的飯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