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高舉以中英文寫著的扺制牌的華人商家,醫護人員,社區團體代表等在法拉盛集會,抗議緬街巴士專線計劃。

有消息稱紐約市交通局(DOT)擬在10月1日開始推行法拉盛商業區三福大道(Sanford Ave)至北方大道一段緬街,實施巴士專線計劃「Main Street Busway Pilot Project」,只准公共巴士行駛,私家車禁止通行的交通試點計劃,為期一年。顧雅明與紐約州參議員史塔文斯基代表楊旻雯,布碌崙區長代表鄭祺蓉,第七社區委員會代表等與近百高舉以中英文寫著的扺制牌的華人商家,醫護人員,社區團體代表等9日集會,高呼「Save Our Store」發出抗議聲音,訴求交通局順應民情撒回計劃。

集會組織者 強烈反對紐約市交通局不遵重民意,9月1日召開的視頻會議,漠視法拉盛商業改進區(Flushing BID)收回的226份商家意見調查,100%反對,以及由一班熱心年青人在網上及在路上設攤收集了上千名反對簽名,交給市議員顧雅明轉交給DOT提出反對該提案,非常不公平和沒有以法拉盛實際環境作為規劃交通的考量。會議上只接納The Greater Flushing Chamber of Commerce收集到67份商家支持實施緬街只准公共巴士行駛,有助改善交通的回卷。

交通局漠視法拉盛商家反對聲音

法拉盛小商業者和民意代表雙重身分的顧雅明指出,交通局提出改善法拉盛商業區交通的公共巴士專線試點計劃,這項交通管制計劃,負面影響造成人為塞車和消費者卻步現象,對己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法拉盛大小商業雪上加霜。
出席抗議集會的醫護業者指出 ,汽車不能在緬街行駛,無數年老者到法拉盛看醫生要走遠路,影響行動不便和體弱的老人健康。

華商羅維宗,陳習,趙靖桉,鄭思祺,皇后區長候選人尹導等與集會組織者同時以法拉盛交流量統計數據駁斥交通局把緬街劃為只准公共巴士行駛的計劃並不符合民情。有高達39%的人是開車來到法拉盛,21%是乘搭公共巴士,步行前來法拉盛的有18%,乘坐地鐵的有17%,騎單車有4%,長島火車只有1%。數字明確顯示,若限制汽車行駛緬街,改乘巴士到商業區,巴士單程收費2.75元,一個四口家庭在交通費用開支增加數倍,若開車只花費 5元以下的汽油費。

紐約市交通局長騰格堡今年7月30日自來到法拉盛介紹「Main Street Busway Pilot Project」的緬街巴士專用車道計劃,強調最大目的是加速巴士行駛時間,改善因交通阻塞的誤點。緬街巴士專線計劃強調專案可以提高公車速度,每天惠及155,000乘客,提高卡車運輸,裝貨和卸貨效率,允許私家車到達本地任何街區,但取消過境交通,補充現有的南向管制措施。

緬街巴士專線計劃運作方式:僅有公車和貨車可以進行過境交通,所有其他車輛必須在三福大道之前轉彎離開緬街或凱辛大道(Kissena Blvd)。車輛可從非主要道路進入公車專用車道,到達緊鄰的街區。不取消任何停車位,仍可以進入所有停車場和街區。

鄭向元斥巴士專線不合理

紐約市城市規劃局交通處退休主任規劃師鄭向元發表書面意見指出交通局的規劃不合理,他說在紐約市從事交通規劃工作近四十年,從未見過市交通局這樣對待一個市中心區,莫非把這以亞裔為主的社區,視為二等公民,好欺負?本來南下緬街的私車不能在37大道處直行,是三年前人行道拓寬的暫時措施,結果一直沿用未改回原狀,帶來極大不便,並讓很多不知情的人拿到罰單,就已太不像話,現在更變本加厲,擴大限制,真是太過份了。公車固然重要,目前的公車專用道應已足夠,不能為讓公車再多快幾分鐘,而破坏了一個重要市中心的發展。有關社區機構及人民選出來的民意代表,都應站出來,一起為法拉盛民眾及商戶向交通局爭取我們的權益,誰有沒有盡責,大家都在看。一定要團結起來,對抗這種很不合理的措施!。

顧雅明帶領抗議民眾高呼「Save Our Store」,訴求交通局順應民情撒回計劃。

法拉盛華人商家高舉扺制巴士專線中文牌抗議。

法拉盛交流量統計,最多人開車到法拉盛, 駁斥交通局把緬街劃為只准公共巴士行駛的計劃並不符合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