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謨口罩令實施多月,很多居民都配戴口罩。Chang W. Lee/紐約時報

現在應該每個人都知道「戴口罩可保命」的道理,但《紐約時報》街頭調查發現,直至現在仍非所有人都遵守口罩規定。

《紐約時報》在全市十多個社區進行超過7000次「口罩調查」,發現無視口罩規定的紐約人中,男性比女性多出一倍。至於地區方面,則以皇后區法拉盛的戴口罩比率最高。

州長柯謨4月15日下達口罩令,規定如果在公共場所且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就必須戴上口罩。《紐時》口罩調查由紐約大學全球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學家兼副院長古德曼協助完成,發現社區之間遵守的差異極大。

戴口罩比率最高的是皇后區法拉盛,達到99%;而布碌崙公園坡也達97%。至於比率最低社區則分布在布碌崙、曼哈頓、史丹頓島和皇后區,其中洛克威海灘(Rockaway Beach)木橋上只有20%人戴口罩。

調查人員站在法拉盛緬街地鐵站附近的行人路上,1個小時內紀錄了500名行人,發現只有6人不戴口罩,當中只有1人是女性。古德曼指出,「法拉盛是移民密集的社區,其祖國文化似乎影響戴口罩比率。該區有超過70%是亞裔美國人,其中大多數是華人。事實上,在美國的文化之中,戴口罩十分罕見,這可能與其他國家不同。有趣的是,即使是在口罩令發出之前,很多亞裔已自發戴上口罩。」

另外,在皇后區的可樂娜(Corona)及阿士多利亞(Astoria),整體戴口罩比率也同樣達86%,前者的墨西哥和厄瓜多爾勞工較多,是紐約市爆發病毒危機之初的重災區之一,其中11368郵編地區感染個案更是全市最多,檢測陽性比率也高達4%。

但在布碌崙的布朗斯維爾區(Brownsville)及迪特瑪斯公園(Ditmas Park),戴口罩比率則跌至67%及79%。居民科利亞表示,不太擔心病毒問題,「就像重感冒一樣,如果你的免疫系統足夠強壯,就可以生存。事實上,很多死者是老年人,而不是年輕人。」

在其他地區,曼哈頓東村為77%,哈林為66%,布朗士福特漢姆莊園(Fordham Manor)為77%,皇后區牙買加為75%,史丹頓島聖喬治(St. George)為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