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新冠疫情中,餐飲業、航空業、酒店業等是受創最嚴重的行業。距離紐約疫情爆發五個月後,酒店業在重開恢復中步履蹣跚,一些曾經燈火輝煌的酒店大樓如今在夜晚從遠望去一些樓層漆黑一片。多位華人酒店業者表示,目前大多數酒店的入住率僅為一兩成,由於短期內前來紐約的國際和外州旅客難以恢復至疫情水平,對於酒店業的前景感到黯淡。
紐約酒店大亨、林氏集團主席林建中表示,疫情前的1月和2月,紐約酒店的生意興旺,入住率大約為80%到90%。3月疫情爆發後,入住率下跌至50%,「到了4月,只有10%。」林建中說,往年的夏季,通常是酒店業的旺季,而據他估計,目前紐約市約有60%的酒店暫停營業,「剩下開門的酒店每天入住率大約為10%到25%,客房房價也掉了一半。」
在美逾50年的林建中說,即使是2008年金融危機和9/11發生後,酒店業都沒有經受過如此強烈的衝擊。他表示,現在勉強經營的酒店的盈利也僅夠維持基本支出,「曼哈頓200間房的酒店每年大約繳納300萬元的地稅,500間房的酒店每年須繳納大約七八百萬的地稅,出現疫情後,政府也沒有削減地稅,做一天虧一天。」
美國酒店華裔協會主席黃華清表示,酒店業幾乎仍處於停滯狀態,「酒店主要靠國際和外州的旅客,入住酒店的人主要是旅遊或公幹目的。這麼多國家設置了旅行禁令,外州也沒有人來紐約,加上紐約還對多個州設置了隔離要求,所以客人很少。」加上疫情催生的居家辦公、網絡會議,旅遊、公幹的人數進一步減少。
在紐約擁有多家酒店的蘇煥光表示,4月他經營的3家酒店中關閉了2家,現在位於包厘街93號的溫德姆花園酒店和科西街108號的永興酒店2家恢復營業,「以往這個時候是入住率基本上達到100%,也是房價最高的時候,現在只有20%到25%的房間住滿,房價降到大約100元一晚,現在經營酒店很辛苦。」
希望適當根據收入削減地稅
然而相對於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航空業而言,政府對於酒店業在疫情中的補貼微乎其微。林建中表示,他支持政府對於低收入者的幫助,「但是困難時期沒有顧及到我們和業主,如果業主不能生存下去,酒店倒閉了,相關的工作也會消失。」他希望政府能夠體恤酒店業的困難,適當根據收入來削減地稅,幫助酒店業渡過難關。蘇煥光也表示,開業的酒店不僅照付員工工資、水電費等開支,高昂的地稅也令情況雪上加霜。
林建中還指出,他並不完全認同政府直接向民眾發放紓困金的作法,建議可以借鑑英國發放消費券的方式,「讓民眾能夠拿消費券去吃飯、買東西,這樣才能帶動經濟,恢復就業。現在許多人拿著紓困金炒股或者存起來,對於恢復經濟的幫助比較小。」
黃華清則擔心酒店業員工的保險問題,他指出,有工會的酒店僅為員工提供醫療保險至8月,「如果8月以後沒有新的政策,這些員工喪失醫療保險就比較危險。如果自行購買高價保險,給個人經濟上又增添了一重負擔。」
黃華清對於酒店業恢復前景並不看好,「今年完全沒希望,重開無期,雖然比如萬豪酒店曾通知員工初步定於10月重開,但是如果疫情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10月是否能順利重開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