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市容,醜化紐約,一個多月來的「佔據市政廳」(Occupy City Hall)運動終於在沒有劇烈的死傷下於昨晚深夜中結束了,還民眾一個等待已久的太平,無須在市政辦公室樓群中繞道而行。鼓吹言論及集會自由的市長白思豪回應傳媒時指出,這個掃走「佔據市政廳」是經過深思熟慮下的行動。
22日深夜三時多,數百名早有準備的警員拿著盾牌,連成一線,逐步迫近盤踞多日的集會者的帳篷,驅散近百名分不清是示威者還是流浪漢。警員在凌晨三、四時出動,就像FBI習慣在凌晨四時拘捕罪犯的慣技一樣,不少人在睡眼惺忪中無力抗拒下就範,雖然警方拉了7位反抗者,其中一人是拿著石磚企圖侵襲警員,整個掃蕩行動可稱得上快而準。驅散集會者後,清潔局駛來數輛垃圾車,把市政廳弄得烏煙瘴氣的帳篷及睡袋全部掃走,再來清洗地面及建築物上五顏六色仇警的咒語,還市政廳一個原貌。
若果行動在白天任何時候執行,肯定四方八面招來「黑人的命也是命」及仇警支援者馬上趕來對抗,傷亡後果肯定不會如此平靜。一位被驅趕示威者在現場大喊:「這個運動不會就此結束!」也成了挽回面子作最後的吶喊。比起上次「佔據華爾街」清場時,由於警方事前作出警告,令示威者早有準備,警民衝突比這次嚴重得多了。
事實上,從「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後,紐約示威者已經展開「佔據市政廳」的意圖,從起初集會至晚上帶帳篷睡覺,慢慢地那些集會者從激進派的年青學生混離了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上周末,主流媒體記者想了解「佔據市政廳」集會是否在帳篷內吸毒,竟然被咒罵並拍打他的攝影器材,阻上採訪。而華人團體嘗試到市府階梯進行挺警活動,亦展開了示威者及華人互罵粗口的下場。
市府大樓是政府多個機構所在,市容相當重要,平日民眾在市府階梯或市府公園表達不同政見甚至示威,是紐約開明接納異見的傳統,但是激進極左的市長白思豪容許示威者撘帳篷盤踞那裡,展示自己海闊天空的胸襟,卻沒有見到,他把市容弄得像難民庇護所一樣,把紐約花了20年清洗了的塗鴉重現在法庭及各大樓的牆壁上,實在令人嘔心和痛心,為什麼這位市長硬開政策上的倒車,把紐約重回80年代的市容,治安敗壞的夢魘?
白思豪及其妻子參與曼哈頓五大道特朗普大樓前塗寫Black Lives Matter後,先後遭受三次潑油破壞,先勿論他的塗鴉是否把名聞遐邇的五大道降格,也姑勿論週末倒黑油兩非裔女子是否宗教狂熱,我要說的是,用了十多名警員24小時看守這塊地上的塗鴉,再用鐵欄把它圍住恐防遭受破壞,剛剛削減警察10億經費,每個週末都有槍下亡魂,整個紐約治安下滑的當時,卻用多名警員日日夜夜看守地上塗鴉,而不是對付日益加劇的罪案,這究竟是一幅甚麼景象?
實行民主制度歷史不如紐約長久的台灣,尚且可以罷免一位不盡責任的市長韓國瑜,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罷免這位劣跡斑斑的市長,我們還容忍他開倒車開多久?

「佔據市政廳」運動弄似難民庇護站。

昨日清掃五顏六色塗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