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州眾議員牛毓琳及挑戰她的韓裔民主黨候選人李榮恩(Grace Lee)參加網上辯論會,各自闡述競選政網,觀看者眾多。
現任州眾議員牛毓琳及挑戰她的韓裔民主黨候選人李榮恩(Grace Lee)參加網上辯論會,各自闡述競選政網,觀看者眾多。

選區涵括華埠的現任州眾議員牛毓琳及挑戰她的韓裔民主黨候選人李榮恩(Grace Lee)15日共同參加網上辯論會,各自闡述競選政網,以及在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下如何面對貧富不均、種族平等、警察暴力、資源分配等社區議題,兩人雖然互相批評及挑戰,但政網都是偏向激進民主黨(Progressive Democrats),政念核心價值大同小異。

距離6月23日初選還有一個星期,這是唯一一次州眾議員政論會,由曼哈頓鄰里網絡(Manhattan Neighborhood Network)主辦,由Ben Max主持,雖然是網絡半小時的辯論會,卻吸引過百人參加觀看,高峰時間超過180人,並且在臉書評論區上,兩人辯論期間有近300個評語,分別為兩人打氣及作出批評,可說相當熱鬧。

李榮恩以小商家及3子女的母親自居,對教育及環境相當重視,令她萌生參政念頭是因為其女兒在南街一小學就讀,附近的水銀毒對兒童健康不利,她連同其他家長組織了「兒童優先」(Children First)向州、市議員投訴,可是卻換來冷遭,成為她參選的主要動力。

牛毓琳則以有15年立法經驗自居,在她成為議員後,推動了不少選民十分關心的法案,她自稱一向以誠實,透明及以選民福祉為首的原則,因而深受選民支持。

新冠疫情令紐約市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李榮恩指州政府領導力不足,以致出現前線醫療人員深受打擊,防疫用品不足。
但牛毓琳卻稱讚州長做得好,明顯是討好上頭而沒有體恤水深火熱的民眾。她認為要增力富人稅收,利用賦稅來釋放(relief)、改革(reform)及復興(recovery)紐約市的經濟及民生,包括改革新的公共衛生標準,對所有紐約人進行廣泛的測試和接觸者追?,並優先考慮一線工作者及弱勢人群;提供可持續供應口罩和手套的措施,使所有紐約人都可以放心地離家工作;所有企業的新工作場所安全標準的形式化。

牛毓琳指出,過去一年,無論是司法制度改革,減少貧富懸殊的差距,走向全民保健,都是州議會的成就,她是這些法案的支持者,面對疫情下,她亦草案如何減免房客的租金,同時延緩小業主的壓力。以及推動協助過百萬人失業的救援。

主持人並就選區最熱門的焦點話題,要兩人表態,包括警察暴力、政府公屋管理、社區樓宇發展、富人重稅、大麻合法化、SHSAT考試,社區監獄及州長島(Governor Island)用途等,華裔的牛毓琳及韓裔的李榮恩意見幾乎大同小異,都是支持考試、反對興建監獄、反大麻合法化等等。

反而在評論區裡,不少人是牛毓琳的支持者,認為她工作勤奮,其政治獻金全來自草根,她又拒絕接受富人捐款。而李榮恩的捐款則來自富商,以及子女就讀選區內的私校而不是公校,明顯背景不夠草根,是一位比較富裕的候選人。

兩人均是民主黨候選人,於6月23日參加黨內初選,由於區內沒有共和黨挑戰者,這次初選是決定勝敗的關鍵。